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196篇 |
出版年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了弥补国企出资人缺位所导致的财务监督弱化,政府推行了会计人员委派制、财务总监制或稽察特派员制.比较分析这三种财务监督的方式可见,会计人员委派制适用于非企业单位和机关;财务总监制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稽察特派员制改为外派监事会制,不仅是把政府行为转变为代表国有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行为,而且更适用于对重点国有企业的监督.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财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提出建立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其中,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本文着重就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联交易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2001年上市公司关联销售的研究分析,初步发现了关联交易影响了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当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的商品销售达到较大比重时,其报告的会计盈余数据具有较低的价值相关性。但同时,市场对较低比例的关联交易似乎比较认可,并不影响盈余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总体上。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随着关联销售比重增加而显著地表现为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实证结果,本文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坚持依法治计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业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 2000年 7月 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会计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指出会计核算和记帐规则的各项要求、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其重要意义。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以学习和贯彻修订后的《会计法》为契机,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单位负责… 相似文献
6.
CEO监督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CEO)之间的代理问题的董事会机制包括(CEO)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这些监督激励变量对公司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变量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替代的。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尤其是CEO的个人品性来设计出CEO监督激励组合,使公司取得良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的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已经入世的新形势下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人民银行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为我国银行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提供了指南,本文以《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和《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这两份公司治理国际经典文献为基础,对中外银行公司治理准则进行比较分析,这可以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财政监督创新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兰英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2005,(8):1-3,16
针对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中存在的法律依据欠缺、组织体系不完善、监督方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弊端,应进行财政监督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强化财政监督的法制保障;搭建财政"大监督"框架,加大执法配合力度;采取多重监督方式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我国现实的体制背景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变更的现实特征,通过构建更能反映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现金收益率,来研究大股东变更所导致的公司治理机制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大股东变更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国有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公司、大股东变更后半年内董事长变更、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影响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国有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公司、董事长变更以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公司治理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变更对改善目标公司治理机制,增强目标公司管理层压力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为公司重组创造价值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