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7篇 |
完全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90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取2001、2002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作为测试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某些重要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的董、监事会制度在监督公司财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董、监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监事的数量和比例,独立董事数量,监事会规模等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因素、灰色监事、名誉监事等却未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货币错配风险是着力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考察汇率波动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本币不是"关键货币"的国家都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风险.中国目前也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货币错配问题.但汇率和资本流动制度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严重货币错配的存在将使金融的稳定运行如履薄冰.因此,在确定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方略的时候,应当将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进行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2002年我国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规模、子公司个数、事务所规模与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而存货与资产总额之比、应收款项与资产总额之比、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审计任期、审计意见类型及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类型的交互效应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及相关产业租税费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土地财政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伴随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有偿化 相似文献
5.
6.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融脱媒,又称“非中介化”,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面对金融领域的这一重大结构性变化,商业银行应当在理念、体制、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努力把握重大机遇,大力促进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董事会结构、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中国10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数量与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不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比两职兼任更有利于提高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董事会规模与战略决策参与程度负相关,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与公司财务业绩正相关.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功能的发挥还很不明显,仍然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构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财务不透明导致社会公信度不高,成为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应当制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研究网络环境下财务透明度提升的技术支撑,设计财务透明度相关审计制度,完善财务透明度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数量关系如何?中国证券市场如何定位?本文设计用时间序列滞后相关性分析、协整分析、因果分析等统计方法,从数量上确定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及纠正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是当前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应当高度重视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相关政策,校正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形成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纠正"双顺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