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增支与减税两个手段,从1994年至今,我国主要运用增支这一手段,并力图使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得以巩固和扩大,然而,事实表明,增支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效果也越来越有限,因此转而寻求运用减科税手段,并将两个手段合并运用,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结构性减税不等同于全面减税。无论是从目前形势还是今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结构性减税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论“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兼谈对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中国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财税改革将为服务大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应在继续优化结构性减税的同时,适时适度实施合理的结构性增税,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实施结构性减税的若干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涉外税务》2009,(4)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指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邀请众多知名财税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收集分析了多个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鼓励投资和刺激消费方面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具体政策建议。现予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结构性减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两年的结构性减税该向何处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宏观调控的内在逻辑。事实上,结构性减税不仅仅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宏观调控手段,更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在后危机时代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应该从适应国际经济环境,面向十二五规划目标,明确产业、地区、居民三个方面的导向以及突破关键瓶颈入手。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的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依据和目标,并提出新形势下应结合结构性减税进行税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功能完善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6.
国内居民消费与经济自主性增长的持续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偏低的居民消费率不足以为经济自主性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本文认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个人所得税改革不是关键,税收制度的进一步规范更为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与经济自主性增长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更长期的税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2010:结构性减税要与税制改革相对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性减税的继续实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2010年,在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与既有的税制改革方案相对接。 相似文献
8.
优税制 稳增长 调结构 谋发展——从上海试点看“营改增”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试点由上海扩至北京,并将在今年完成8个省市试点基础上,明年进一步向全国推进。这意味着上海"营改增"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营改增"优税制、稳增长、调结构、谋发展的功能和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并将随着试点范围扩大得到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9.
10.
稳中求进的政策目标与结构性减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是我国开始步入自然回落经济周期的必然政策选择,结构性减税是经济自然回落周期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结构性减税的不同政策取向,认为宏观层面要降低税收依存度,中观层面要优化税制结构,微观层面要深化税制改革力度;并在厘清结构性减税两个认识误区基础上,提出完善结构性减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