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查了股利政策和第一大股东持股以及企业成长性机会之间的统计关系,考察了股利政策的股权效应,并比较分析了企业成长性机会对股利政策股权效应的影响程度。作者发现,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观察到,企业成长性机会能够弱化第一大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激励,并促使公司保留更多的现金用于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本文的经验结果并不支持“掏空”理论,而更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第一大股东能够迫使公司吐出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并能根据企业的成长性机会调整股利政策(在成长性高的公司增加投资,在成长性低的公司增加股利)。 相似文献
2.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发展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行为金融理论基本假设股票市场并非理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并非理性,股票定价往往偏离公司真实价值。行为金融以及管理决策行为的研究推动了行为公司金融(BehaVrioral Corporafe Finance)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与相关政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统计分析表明:上市的民营公司的财务状况好于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上市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能够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上市民营企业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股利政策,但现金分配比例较高并有上升趋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一般表现为控制股东有绝对控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支付股利?传统的税收理论、信号模型以及代理假说等公司股利政策理论实际上都没最终完整地解释清楚这个"股利之谜"。最近美国学者Baker和Wurgler从行为公司财务角度出发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支付股利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为了提高股价理性地迎合了股东对股利不断变化的偏好。本文认为,Baker和Wurgler提出的股利迎合理论忽略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里,管理者制订股利政策主要是为了迎合大股东的需求,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股利偏好往往被忽视。本文以1994年至2005年间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所提出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文章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选择了若干可能对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产生影响的因素,建立假设,利用多元回归、因子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影响现金股利派发的因素主要有9个,这9个因素按所含的信息量排序,分别是利润增长率、市盈率、EPS增长率、系统风险、市价、行业是否为综合类、流通股比率、每股现金流量、应收帐款周转率。影响股票股利派发的影响因素主要4个,这4个因素按所含的信息量排序分别为市盈率、市价与净资产比率、EPS、每股现金流量。本文的最后还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多元回归模型提出但尚未证实的假定最终确定其成立否。 相似文献
7.
8.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而比较了中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美国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不同,并且分析了中美股利政策差异的公司治理原因,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和股利政策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 ,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 ,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 ,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 ,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 ,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 ,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 ,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 ,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 ,致使股票价格下降 ,公司形象受损。因此 ,如何制定股利政策 ,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 ,并使… 相似文献
10.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利政策是个谜,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股利理论所要解释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多年来,西方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虽然每种理论流派的解释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对西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股利政策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