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40,自引:3,他引:237
本文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 ,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 ,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此外 ,如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 ,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因此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2,他引:102
资本结构问题己不仅仅是财务理论的研究课题,也日益成为我国股份制公司经理所面临的决策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公司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3.
4.
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公司透明度作为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标志 ,并为提高企业透明度做出了种种努力。中国同样面临提高公司透明度的问题 ,然而截至目前 ,国内并没有关于企业透明度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以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作为公司透明度的替代变量 ,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股权再融资的成本偏低。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造成的,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必须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股权融资的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等方面来治理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文献回顾 自1932年以来,Berle和Means及许多研究者对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进行了广泛研究,努力寻求理解公司的本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命题的提出与Berle和Means的假说有关.该假说认为,两权分离式的现代公司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公司受控于经营者而非众多小股东,公司资产是为经营者的利益使用而不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由于经营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不能保证公司业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基于一个两时点大股东掠夺模型,考察了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成U型曲线关系,而与外部审计需求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代理成本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价值。我们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和2002年的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到支持,本文分析还表明,债务融资与外部审计在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具有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多元化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多元化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水平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水平基本无关;流通A股(社会公众股的替代)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水平显著正相关;流通B股对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的影响可能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公司治理变量研究表明,虽然股改矫正了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使股改后当存在增长机会时,公司会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作为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工具的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股改前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股权结构变量并未发生变化,股改前后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而流通(非限售)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