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文章分析了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了现阶段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任务。其基本思路是: 应当以政府政策引导为推动, 以各单位组织实施为关键, 以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为方向, 以理论研究为支撑; 其主要任务是: 抓紧建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探索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实施机制以及研究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全面解读了配套指引中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的有关内容,指出了企业执行内控规范体系应该做好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并就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监督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会计诚信缺失现象, 已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 重塑会计诚信, 净化会计执业环境, 已成为政府和会计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涉及公司股东、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性安排,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治理改革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通过一系列措施、规则和激励等公司治理方面的安排,能有效地推动公司的管理层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是从财务效益、流动性、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内部管理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分析系数法将绩效量化.本文初步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量化方法体系,通过对2001年我国12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的企业性绩效进行比较,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表现好于其他商业银行,同时应在财务效益及发展能力方面尽快提升实力,提高企业性绩效水平;并依据可比性和可测性原则设计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国际比较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得出2000年中美两国同等规模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差异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堂"——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玉洁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2)
面对社会发展进步对高校毕业生英语水平新的要求,各高校扩招后英语教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高校英语教学精讲缩减传统课堂内教学,大力开展课外即第二课堂的英语教学,符合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上市公司评价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公司治理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公司改革运动。关于公司治理的评价,目前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标准普尔和德米诺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咨询模式,他们分别在1998年和1999年开发了一套…… 相似文献
8.
9.
商业银行绩效国际比较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其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国际比较指标体系能够相对准确评判各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和由绩效水平反映出来的综合实力以及相对竞争优势,该比较评价指标从银行的规模实力、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设计,采用同等规模银行并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加以量化.2003年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最大的85家银行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规模实力具有比较优势;从国别比较结果分析,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绩效水平在18个国家中列第10位.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是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RAROC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做好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本文引入经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的概念,在分析经济资本的分配与配置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RAROC的优缺点以及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试图探索RAROC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