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2篇 |
完全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23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521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594篇 |
2007年 | 379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423篇 |
2003年 | 401篇 |
2002年 | 262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69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取2001、2002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作为测试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某些重要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的董、监事会制度在监督公司财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董、监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监事的数量和比例,独立董事数量,监事会规模等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因素、灰色监事、名誉监事等却未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企业融资行业与资本结构研究的新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西方企业融资行为新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表明,不少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行为是企业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公司战略以及资本市场环境的商业选择。……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根据期权定价模型,多元化降低了公司风险,但其受益者是债权人,而不是股东,这使得公司部分财富从股东手中转移到债权人手中,由此降低了股东财富,因此,多元化可能并不为股东所欢迎,从而多元化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可能高于专业化公司。同时,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在公司内部的资源再配置作用,使得公司降低了对融资成本较高的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因此,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总资本成本可能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本文以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对多元化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和总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而与总资本成本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6.
7.
内部资本市场 公司绩效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当企业集团对内部各成员部门不是100%控股时,资源在内部资本市场的转移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效率不足。在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比较严重,势必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路径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发现原本在于提高资本配置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被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另外,在本例中没有发现企业进行明显的跨部门交叉补贴证据。 相似文献
8.
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讨论了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对稳健性原则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影响,并结合现代经济特点,认为股权投资者应该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稳健会计方法和激进会计方法同样给股权投资者理解会计信息造成障碍,因此在会计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有益于资本市场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小股东保护、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小股东因其在公司结构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不仅要负担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代理成本,还可能受到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的侵害,实际上面对着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双重损害。海外股东保护主要通过股东权指标来衡量。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小股东保护,不仅对公司的市场价值,而且对一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广度、结构和功能发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的运用,产生大量的估算和预计,收益没有唯一的标准,而收益在衡量公司价值、计量管理报酬、纳税和利润分配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对会计政策选择有强烈的兴趣。如果管理者能从一组会计政策中进行选择的话,他们将选择那些能使他们自己的效益最大化或者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管理者有许多对财务报告进行判断、估计的方法。比如对将来的经济事件需要判断、估计,如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和经济寿命,坏帐损失,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等。管理者在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