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1.
非线性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测度研究——基于1996~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ansen面板门槛模型,利用中国1996~2008年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非线性检验。研究发现,从房价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来看,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呈现非线性的区制变化,尽管总体上房价上涨不利于促进消费,但是在不同类型的区制,对消费的抑制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建议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区域,平抑房价的方式应有所区别,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3.
以企业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从两化融合视角讨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与改善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异。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对于任何所有制企业,都有利于其效益的提升。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组间对比看,就企业经济效益而言,非国有企业工业化水平的边际贡献受信息化水平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就企业社会效益而言,国有企业工业化水平的边际贡献受信息化水平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鉴此,应努力构建完善两化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分别是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和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对各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促作用,二者互动发展对增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显著,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还都互为中介机制.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双向互促效应,还是在增进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特征,且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和促进效应均更为显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继续统筹提升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水平,按照"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圈群城镇"的多向路径、"结构优化"的统筹基点、"区域城乡"的协同格局,统筹新型城镇化需求牵引的普惠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是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模 型对“污染光环”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抑制废水排放量,有利 于改善环境质量,从而验证了“污染光环”假说;同时,FDI对废水排放的减排效果存在显著 差异性,一方面废水减排效果会受到FDI规模影响,FDI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抑制废水排放都存 在帕累托改进,另一方面FDI对废水排放的抑制作用依赖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和环境规制的水平,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此外,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废水排放量呈现显著的 倒“U”型关系,验证了EKC曲线假说。因此,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上,要重视FDI质量、优化产 业结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我国946个上市民营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相关性问题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剧会显著抑制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宏观层面,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抵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给企业融资效率带来的负面冲击,但相较于经济低速增长时期和货币适度扩张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抑制程度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货币高速扩张时期更强。微观层面,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现金流越大、投资机遇越多,其融资效率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冲击越小。最后本文从宏观政策和优化企业自身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