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破产程序中劳动债权与别除权的受偿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5):56-58
本文就破产程序中别除权与劳动债权的受偿顺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送转"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深圳主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了研究,以高送转股的除权日前后30个交易日为窗口,研究发现提前买入高送转的股票确实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同时对数据分成了四个阶段,研究了这种"除权日效应"是否一直存在,而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研究发现,除权日效应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了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利用每日行情数据,对沪深市场10年间的高送转股票的涨跌幅、波动率以及换手率变量进行分析,试图从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对照同期的控制样本和上证指数,以证明是否存在证券实务界的抢权填权行情.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目前后波动程度和换手率明显高于同期市场,存在有抢权行情并计算出非正常收益率,却否定了填权行情.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 某银行甲2008年3月23日对企业A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金额共计100万元,期限为5个月,到期后,银行甲向承兑银行乙请求付款遭到拒绝.经查,企业A之前手企业B于3月25日在付款地申请公示催告,期限届满后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由于贴现银行甲未及时申报票据权利,致使其贴现业务因票据前手恶意伪报票据丧失而出现风险. 相似文献
5.
票据丧失后适用公示催告是票据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我国相关法规对《票据法》涉及的公示催告制度规定不够完善,致使票据遗失后,失票人极少通过公示催告程序补救票据权利.应当尽快从救济制度、申请主体、适用对象、公告以及除权判决的效力等立法层面完善我国票据公示催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7.
利用最近两年A股2272家上市公司涨停频率数据,本文着重考察了所有涨停和从未涨停过的股票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看来容易涨停的股票在行业和流动股本上均存在着集聚性,即大量涨停扎堆在小部分股票中,这些股票大多具有某些特征。但是在财务盈利能力上容易涨停的股票整体情况却并不比不涨停的股票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还利用logit和零膨胀泊松两种回归模型检验了行业、换手率、新股、除权和流通股本等影响因素,最后发现这些指标对涨停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均十分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微观市场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9.
配股简言之,就是上市公司向原股东发行新股、筹集资金。按照惯例,公司配股时对新股原股东拥有优先认购权。配股时,新股价格是按照发行公告发布时的股市作一定的折价处理来确定的。所折价格是为了鼓励股东出价认购。配股的条件之一是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最近3年连续盈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利用每日行情数据,对沪深市场10年间的高送转股票的涨跌幅、波动率以及换手率变量进行分析,试图从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对照同期的控制样本和上证指数,以证明是否存在证券实务界的抢权填权行情。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目前后波动程度和换手率明显高于同期市场,存在有抢权行情并计算出非正常收益率,却否定了填权行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