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价值的视角考察作为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透过改进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风险从而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与债务治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其中短期债务与高质量审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而所有权性质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会对高质量审计和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彭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64-66
本文以代理冲突的三个层次、最终控制人性质以及地缘因素为视角,研究IPO公司选择审计师的行为。在对我国2000~2004年以及2006~2011年沪深A股市场上共1275家IPO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股改后IPO公司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当IPO公司选择外省的审计师时,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在探索影响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因素时发现,市场化指数越高的地区,IPO公司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越大。但总体来说,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我国IPO公司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仍然不强。没有发现股权集中度以及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4.
5.
审计师选择一直都是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是否会影响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既削弱了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削弱了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对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管理者以及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至2015年期间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数据和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数据,本文研究了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获得高信用评级的概率与其环境信息透明度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传递出公司的特质风险、盈余持续性以及盈余质量等信息,从而影响评级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公司中更显著。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方法、公司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倾向得分配对方法控制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可通过影响企业信用评级降低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污染行业中显著更强。上述研究发现有助于拓展环境信息披露对市场中介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认识非财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来自债务代理成本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投资者,对其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是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的机制,可以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高质量审计能给债权人更好的保护;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债权人可以利用审计意见所传递的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而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9.
廖义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9):74-84
以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借款的交互作用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可以显著地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该缓解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随着高质量审计的引入,银行借款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效应更显著,表明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检验还发现,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债务治理机制间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金融发展程度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10.
投资机会、高质量审计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视角检验了高质量审计和投资机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将显著下降,但若其聘请的是高质量审计师,则盈余价值相关性的下降幅度会有显著的降低,且这一治理效应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上述检验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投资机会集公司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