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答辩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金山支行 (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娄月根)为原告上海持续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诉农行不当得利一案答辩。  相似文献   
2.
不当得利制度发源于罗马法诉权,是民法中一项重要内容。构成不当得利有四个条件:必须一方获得利益;必须他方受到损失;必须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相似文献   
3.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为非给付不当得利之最重要类别,由德国判例所创。用于因自己之行为使他人蒙受损失,获得不当利益之均衡,然而,如何判但此处的“不当”利益,在法律上如何适用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不无疑问。本文拟就权益侵害不当得利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及其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作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与许多私法制度一样,不当得利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并被称为condictio。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确认财产移转过程中获利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一旦财产之取得被确定为不当,受有损失之一方即获得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5.
臧冬斌 《经济经纬》2007,(6):158-160
笔者认为复保险欺诈区别于善意复保险之处在于投保人于保险合同订立之际,意图谋取不当得利,或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知悉复保险的存在而不为通知,或故意为虚假通知.对于复保险欺诈的法律规制,认为应将复保险欺诈作为保险合同法定无效的原因,对严重的复保险欺诈应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赋予保险人司法协助请求权,建立反保险欺诈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6.
不当得利是现代民法中的重要债因,其起源与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大陆法系,不当得利起源于罗马法时代的condictio。法典化时代,法国形成了以零散的不当得利规则和相关的司法判例构成的不当得利法律体系;德国形成了一般的不当得利规则和特殊的不当得利规则相结合的不当得利法律体系;此外,日本的不当得利制度吸收法德等国不当得利法的立法经验,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国的不当得利制度十分简陋,深入考究不当得利制度在大陆法系的起源与演变,对于完善我国不当得利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不当得利制度早已被各国(地区)立法所确认。该制度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关注,在英美法系也已成为继合同法和侵权法之后债法领域的第三大法域。我国民法通则虽然规定了不当得利条款,但是多是原则性与概括性的。在立法上如何确立不当得利请求权同其他请求权关系,既体现了立法者们乃至一个国家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定位,也深刻影响该制度功能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明确不当得利制度在我国民法上的法律地位,强化不当得利制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当得利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法律事实,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在民法上曾被人忽略,但仍然对现代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不当得利制度源自罗马法,是债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对于该制度的现行规定比较概括,对不当得利制度的构成要件没有统一的观点和法律规定,为了完善不当得利理论,以期这项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对不当得利制度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薇 《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36-137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区别于侵权制度和合同。其在英美法中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法官的努力。同时,不当得利制度对侵权制度以及民法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