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84篇
经济学   91篇
综合类   65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错误,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探讨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解决有关母语干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有着与普通农民巨大的思想差异;他文化不高,却能通过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见闻,提高自己的知识;他出生于苹果之乡,却和一般的果农不同,懂得用科技、用学识让苹果与众不同;他胸怀博大,廉洁秉公,用十余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让家乡不负"苹果之乡"之名。他就是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于"中国苹果王"称号的冯农民先生。小小苹果,蕴含无穷智慧苹果,是我们日常水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中西礼仪之争"是一场在全世界范围的文化大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儒家文化是否符合基督教教义,中西奉教人士及对中国礼仪的性质进行的讨论,最终连统治者都参与其中。双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异质性导致对文化话语的争夺,这带来权力交互抗争,而使得整个过程异常复杂。"礼仪之争"仍旧在现代意义上发生着,在中国与西方交往的话语矛盾方面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倪志娟认为,女性因其独特的生理特征、社会文化教育和法律对女性的不公、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父权制的高压统治而失去应有的活力和主体地位,沦陷为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且欠缺的、顺从的、沉默的他者。文章将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帕多瓦公爵夫人》中的贝雅特丽齐与"他者"相结合,探析其性格特征及悲剧性命运的成因,进而指出和谐、包容两性的视角更有益于两性的身心健康,更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食品保鲜是食品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食品保鲜中常用的微生物防腐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食品防腐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直接杀死微生物,是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防腐剂,在食品保鲜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分析微生物防腐剂的种类,然后具体介绍了在食品保鲜中使用最广泛的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的具体应用,对于微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任的测度     
郑昊力 《南方经济》2014,(7):100-105
信任在人类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合作秩序的基石、社会维系正常运行的润滑剂。本文讨论了两种信任测度方法的区别及其一致性问题,讨论了信任行为背后的个体偏好——主要包括涉他偏好和背叛规避偏好的分解与测度问题,最后介绍了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针对中国被试所做的信任测度实验及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典型模式,通过典型示范宣扬崇高的一种教育叙事。传统的榜样教育叙事模式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容易陷入"虚无的崇高",作为一种"愿景"遥不可及。榜样教育需要转换叙事方式,以生命体验的"真实"作为前提,进行一种对话式的交流,保留叙事的距离和客观性,尊重受教育者的"可选择"权利,从而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9.
都柏林大学经济社会学系主任卡莱基分析说:“小国必须时常谦虚而密切地关注世界,独立思考本国的发展道路.这是小国成功的原因.”①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正是选取了这样一个在世人眼中,无论以人口、领土还是自然资源来衡量都是标准的“小国”的泰国.在上个世纪末史无前例的亚洲金融风暴中,泰国经济所遭受的沉重打击举世皆见,之后其重整旗鼓、迅速恢复活力,创造出新的发展奇迹更令世人震惊.特别是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他信经济学被许多国家奉为缓解国内矛盾,激发经济活力之圭臬.本文重温这一撼动人心的旧事,期望其能为亚洲一体化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积蓄更多思考与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的过程中,东道主常常被刻写上“他者”的文化意涵.游客带着追求“文化差异”的诉求前往“他者的世界”,在异域邂逅他者.文章以拉萨大昭寺广场及其周边的八廓街作为案例地,以藏族人在八廓街的转经、磕长头行为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以汉族游客和藏族人两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西藏旅游发展以及中国后改革时期转型背景下,藏族的“他者性”如何在汉-藏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文章认为,藏族的“他者性”并非具有先验的、一成不变的意涵,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与社会互动中不断生产的.文章关注“他者性”建构过程中的两个维度——我者对于他者的凝视,藏族人对于自身的他者性的展演.一方面,转经、磕长头行为使游客将藏族人视为神圣、美好、朴实的代名词,对他者的建构存在浪漫化-理想化的倾向.另一方面,藏族他者并非凝视的被动接受者.随着“职业磕头者”的出现,一部分藏族人将凝视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他者性的展演,积极地响应游客建构的文化意义,以此获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总而言之,“他者性”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他者”的研究不能忽略我者及他者所处的社会情境及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