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321篇
工业经济   74篇
计划管理   336篇
经济学   291篇
综合类   165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42篇
农业经济   119篇
经济概况   20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前言从经济学属性上分析,不同于一般私人物品,教育尤其学历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由于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世界上很多国家及地区都尽可能将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覆盖范畴,或者只允许社会力量、民间组织举办非营利性质的私立教育,以最大限度保障其公益属性。  相似文献   
2.
3.
一.明确政府与高校权责关系,首先,目前高校债务风险的根源在于高校财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不匹配。高等教育生产出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巨大社会溢出效益,产出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也决定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政府天然地必须承担起必要的财政投入职能。如果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举债建设问题,其经济效益无法弥补债务风险时,将更多地依靠政府进行:“买单”。因此,明确政府与高校在举债建设方面的权责关系,是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4.
于波 《经济管理》2021,43(11):35-51
完善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对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简称《指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指引》出台后,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显著降低.机制检验显示,《指引》通过降低重污染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未能发挥"波特效应".此外,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效应与信息传递效应减少了重污染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与商业信用,导致技术创新水平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指引》对重污染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受政策影响更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这种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的重污染企业中表现的更明显;与弱融资约束企业相比,强融资约束企业受政策影响更显著.以上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证据,对于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将加速折旧政策作为激励实体经济合法税收规避的自然实验场景,基于避税代理观与权衡观考察税收规避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颁布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得到显著抑制.上述影响主要发生在高避税成本(实际税率高、财务杠杆大)的企业,支持了避税权衡观;其次,加速折旧政策还提升了外部审计的监督质量,但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效果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被削弱,反映出避税代理观部分成立;最后,加速折旧政策刺激了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导致权益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7.
8.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一般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通常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公共产品既可以完全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也可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尤其是具有更强商业属性的准公共产品。对于一国内部来说,公共产品提供主要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跨越国界的全球公共产品则要复杂得多,比如国际贸易和金融规则、地区和世界安全稳定,包括全球公共卫生等,往往都涉及诸多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