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07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财政金融   11901篇
工业经济   5651篇
计划管理   28706篇
经济学   14135篇
综合类   6535篇
运输经济   1068篇
旅游经济   110篇
贸易经济   16657篇
农业经济   5505篇
经济概况   1045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5篇
邮电经济   2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1070篇
  2020年   1647篇
  2019年   2024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737篇
  2016年   2194篇
  2015年   3548篇
  2014年   7846篇
  2013年   7157篇
  2012年   7713篇
  2011年   7950篇
  2010年   7806篇
  2009年   6972篇
  2008年   7625篇
  2007年   6026篇
  2006年   4485篇
  2005年   5133篇
  2004年   3810篇
  2003年   4078篇
  2002年   3054篇
  2001年   2205篇
  2000年   1857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主要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进程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对OECD国家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及其细分产业增长效率的全球排序、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中国具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中国制造业大部分细分产业垂直专业化指数较低,说明中国制造业已经摆脱了产业链低端锁定的低效率风险;同时,完备的集成配套能力和较高的产业贸易竞争力使中国制造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技术效率,实质性地转变了中国制造业被动嵌入全球产业链的状况.然而,中国制造业细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世界排序较靠后,且大多数呈负增长状态,尤其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相比仍处于劣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不足和差距是中国制造业匹配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察中国各行业和地区信贷资本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分别选取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份额和资产份额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信贷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总体较低,波动幅度比较明显,各行业之间的信贷 自发投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之间差异较大.选取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份额为门限变量时,存在正向单门限效应,机构数量增加有利于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提升;选取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作为门限变量时,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且资产份额与信贷资本配置效率先负相关,再正相关.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会促使信贷资金流向效益更高的行业或地区,从而进一步提升信贷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陈媛  王伟华  王福颖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54-159
选取2021年度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东部地区10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绩效进行评价,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各项研发投入产出指标相对于DEA效率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80%的省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与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  相似文献   
4.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后,企业显著降低了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同时提高了实业资产的投资比例,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脱虚向实”;随着政府审计监督力量的增强,上述正向驱动效应进一步强化。机制检验发现,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有助于规范政府债务资金的举借,缓解信贷市场资源错配,降低企业部门融资成本,进而提高实体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形成促进企业进行实业投资的“市场推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改善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加投资实业的获利空间,形成激励企业进行实体投资的“政府拉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财政压力较大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作用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释放财政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红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结合审计的实践,就国有企业审什么、怎么审,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认为审计中存在审计力量与资源欠缺、大数据审计应用水平不高、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困难的措施,即加强业务培训,多渠道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和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创新要素配置在投入产出两个环节中生成大量不完全技术信息,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更加明显。从投入产出数据集合中提炼共同因子,与不可观测变量构成预测器,建立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分析随机变动方差构成,测度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程度。随机变动效应包括水平效应、稳定性效应和规模效应。投入产出效率自回归扰动项表示随机变动程度,将其细分为共同因子,计算预测器方差及其与投入产出效率的协方差。基于669家上市公司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技术研发数据,比较分析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程度及形成原因,引入脉冲响应法分析变量方差构成与变动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企业管理职能入手,阐述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围绕开创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新局面,从充分发挥企业战略规划对基础管理的宏观指导作用、科学设计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职能定位与使命、适应知识型组织的特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路径,以期为企业优化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286个地市级2007-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转型期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的作用.研究发现:转型期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产生负面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负;区域分析表明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地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证明降低工业用地供应比重的策略是正确的;工业资本和工业劳动力对工业经济促进作用显著,但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制约了资本利用率和工业利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梳理东北四省份与东北亚四国贸易往来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2-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区域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四省份与东北亚四国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和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对该区域贸易效率具有推动作用;提高政府效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提升东北亚区域贸易效率.因此,东北四省份应注重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政府效率,通过港口建设和陆路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沿海沿边贸易潜力,并注意积极改善东北四省份的人口结构和提升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ML指数测算并分解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效率,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均衡冲击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探究多重约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经济效率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呈下降状的N形,经历了两个"低谷"和三个"峰值".从时间上,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阶段性特征;从空间上,两者存在空间关联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及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呈U形特征,且以本土效应为主,受"涓流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在金融集聚、城市化、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及人力资本的多重约束机制下,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出单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