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筹措经济发展资金,是阳信县围绕"工业兴县、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各金融机构逐步走出了"惧贷"、"惜贷"的尴尬境地,信贷投入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有效解决了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为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承受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是指国际资本、跨国投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贸易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准入制度设计、调整和变化的反应程度.以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例,从静态来分析,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的资本挤出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的资本集聚效应;从动态来分析,则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因制度调整而创造的投资洼地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因制度供给过剩而产生的资本溢出效应.对欠发达国家和营业准入限制国来说,适度地对其营业准入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选择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可以解决营业准入方面的制度不公和制度供给不足问题,进而以营业准入制度优势来换取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将引入域内外资金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形成资金的"洼地效应",来实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最大化。一直以来,黑龙江省作为欠发达地区融资结构严重不均衡,直接融资业务发展很慢,全省掌握有限的金融资源难以实现科学灵活的配置,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通过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和影响分析,进而探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部分企业税负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和"洼地效应"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调整增值税税率、提高分享比例和加速扩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伴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我们便进入了高铁时代。100多年前,胶济铁路打通了山东沿海、内陆与海外市场,挑起了山东经济的脊梁,带动了济南的自开商埠。如今,连接中国两大中心城市和最活跃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即将投入全面运营,将串起山东经济南北走廓。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以及“为教育而流动”的迁移机制.研究显示,随迁子女教育均衡政策的出台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流入改革省份,并且改革力度越大、对随迁子女入学的门槛要求越低、升学的限制条件越小,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吸引力就越大.相对于其他教育均衡政策,异地高考试点对农民工流向的影响更加明显.伴随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改革实施,农民工家庭的迁移距离也随之增加.为了让其子女顺利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学,农民工父母宁愿以牺牲部分工资收入为代价来换取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种家庭式人口迁移新模式引起足够重视,在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东莞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而受惠于周边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弱政府的放任激发了地方的积极性,使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差距的缩小,扩散效应的减弱,成本提高形成的挤出效应,东莞弱政府导致社会问题的激化,东莞作为政策的洼地日益明显,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只有尽快加强东莞政府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地方自治与居民自治,提高地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依靠制度转型的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运行情况分析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洼地效应”和影响企业投资的更关键因素,从投资变化的态势中验证增值税的“中性”特征,建议在推广过程中首要解决好固定资产存量问题,适时由限量抵扣向全额抵扣转化。 相似文献
10.
"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其减税效果一直被各方持续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与"洼地效应"一并提速了试点扩围的进程。汲取上海试点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应对与探索"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但是,"营改增"减税力度尚显不足,减税加力仍需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