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8篇 |
工业经济 | 19篇 |
计划管理 | 45篇 |
经济学 | 95篇 |
综合类 | 23篇 |
运输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70篇 |
农业经济 | 14篇 |
经济概况 | 52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城市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性,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各个过程都是作为一个有机体变化更新的特定阶段。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是经济中心城市的两个主要功能。两者不同的机理分别产生"城市病"问题和内城问题。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集聚效应要先于扩散效应发生,因此内城问题往往产生于城市化后期。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内城问题在表现特征上有着一些与"城市病"问题截然不同的方面,有其特殊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引入集群效应建立企业研发模型,分析了有集群效应与无集群效应条件下的研发可行性区域的差异。模型分析了集群效应对企业研发可行性区域的影响并剖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诸多因素,并从区域研发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当前广东面临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农村贫困的空间集聚效应和金融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不管是采用地理距离权重、经济距离权重还是嵌套权重,农民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医疗贫困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向关联,意味着贫困分布呈现典型的"穷-穷"集聚特征,这一分布特征实际上从贫困角度验证了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农村金融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减贫作用,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且这种溢出效应带来的减贫效果比直接效应更为显著.对医疗贫困等公共服务上的贫困,其改善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支出和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从多维视角重新审视农民面临的贫困问题,为"十三五"实施全面脱贫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5.
6.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集聚效应、路径依赖和外商投资分布演化——基于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尤其是那些资本和技术相对比较密集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关注其生产活动布局的优化调整。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动态演化角度,重点探讨了集聚效应以及路径依赖作用对于其投资布局的影响。以在江苏省内投资的装备制造业外资企业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发现,外商投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区域集中的趋势,投资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并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同时路径依赖效果也表现出了长期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乡村、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从集群的空间区位因素分析,城镇、乡村空间的集聚效应对其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可知,发展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是破解城乡协调发展困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集群作用于农村市场体系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集群是凭借农业资源优势,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农户、农业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等竞合而形成的一种产业集聚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它的培育与发展对于农村市场体系结构的健全与功能的完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从农村市场体系内部结构的健全和功能效果的发挥两方面探讨农业产业集群对其的作用机理,并参考陕西韩城花椒产业集群的发展,从集群的角度为培育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