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财政金融   671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780篇
经济学   1069篇
综合类   317篇
运输经济   80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398篇
农业经济   132篇
经济概况   4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re are two potential directions of forecast combination: combining for adaptation and combining for improvement. The former direction targe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st forecaster, while the latter attempts to combine forecasts to improve on the best forecaster. It is often useful to infer which goal is more appropriate so that a suitable combination method may be use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I-AFTER approach that can not only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goal of forecast combination but also intelligently combine the forecasts to automatically achieve the proper goal. As a result of this approach, the combined forecasts from AI-AFTER perform well universally in both adaptation and improvement scenarios. The proposed forecasting approach is implemented in our R package AIafter, which is available at https://github.com/weiqian1/AIafter.  相似文献   
2.
We provide a correction to Proposition 1 in Optimal and robust combination of forecasts via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and shrinkage,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38(1):97-116 (2021). This correction has no impact on any other result (neither theoretical nor empirical) provided in the above paper.  相似文献   
3.
摘 要:本文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统称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并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泰尔L指数,测度示范区经济发展差异,随后运用哈肯模型、耦合协调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进行协调度分析。研究发现,各示范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小,经济发展趋同,加剧示范区之间的竞争,削弱协同合作,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提升;成渝“双核”对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示范区总体与成渝“双核”的差距仍然较大;在示范区协同发展中,经济金融活动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环境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趋势向好,金融支持对示范区协同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建议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为优势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开辟特色金融“试验区”,引入特色金融活水,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示范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比较优势,强化示范区与成渝“双核”的经济联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最近三十年间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巨型网络平台崛起、隐匿在区块链中的主权个人、摆脱特征设计的大模型怪兽等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分析了国家主权的相对衰退与强势复兴并行和相反相成的悖论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维坦与各种数字怪兽之间展开的互动关系。正是主权衰退这一侧面,导致了欧洲的“数字主权”概念和中国的“主权区块链”构想的提出;而主权复兴这一侧面,导致了北美的“监视社会”理论和中国的“电子点穴”隐喻。无论如何,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算法利维坦”正在成为国家和法的理论不得不面对的极其强大的支配性权力。为了防止其失控和滥用,需要通过全球数字契约等方式凝聚基本共识,并通过法律的和技术的正当程序对其进行制度化制约——这正是数字法治的要义。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当前创新环境日益复杂化,科学与技术耦合系统已成为一个受系统内外因共同影响而发生演化的开放系统。在为耦合系统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该模型,刻画科学技术化强度和技术科学化强度,据此分析科学与技术互动产生的互补效应和成本效应,评价29个省份的科学与技术耦合效果,并测度地区科技发展所属耦合路径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省份推进科学技术化进程和技术科学化进程的差异性显著;科学与技术耦合效果最佳并不能说明地区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绝大多数省份的科技耦合路径表现为科技中立路径,占比最小的路径为技术强势路径。基于不同省份的耦合情况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争夺是技术管理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网络嵌入性理论,构建关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与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关系的并行中介模型。以CNKI《标准数据总库》1980—2019年中国通信行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325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关系嵌入性和度中心性对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关系嵌入性对度中心性和结构洞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利用Bootstrap抽样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关系嵌入性对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的间接影响路径中,度中心性比结构洞的中介作用更大。然而,与预期相反,占据结构洞位置对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该结论有利于推动学术界重新思考占据结构洞位置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约束,并为探索结构嵌入性特征与不同类型绩效关系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的经济运行方式呈现出数据驱动、万物互联、创新迭代的特征,数字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属性对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361座城市2010-2018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对周边城市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也更显著。由此,建议可从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等角度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绩效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战略和复杂双重维度,剖析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形成逻辑。结果发现:较强的战略控制力有利于强化平台商业模式,催生跨行业多样化平台,继而推进生态内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随后,商业生态系统积蓄丰富的共享数据资源,打开资源交易和创造边界,提升生态主体能力的同时重塑生态系统属性;有着更强复杂应配力的生态主体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内外的创新扩散催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进一步强化复杂应配力。在核心企业战略控制力和生态主体复杂应配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前生态状态、生态内卷、生态扩散和生态共生4种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9.
国内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制约NVC(国内价值链)功能升级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归纳,以能力自主与产权自主解构技术自主性内涵,并根据产品平台与技术轨道双维度划分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基于“能力—战略—行为—绩效(RSCP)”分析框架,选取华为海思公司作为纵向案例研究对象,探索技术自主性视角下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及演进机理。结果发现,模块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通过产品渐进升级模式提升供应链;架构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可以调整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打通创新链;架构创新、模块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可以变革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I主导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技术要素转移与交易对技术中介有较强的依赖性,而技术中介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失衡,为买方交易提供必要支持,技术中介服务直接影响技术交易效率。当代技术中介服务已经形成较大规模,提供服务的种类也较为全面,整体上适应了技术市场发展需要。但是,由技术中介参与的大量交易都存在低端化倾向,据此提出中介服务下沉化假设,并构建选择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买方企业数据的采集与回归,发现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类样本均有效验证了主要假设变量。因此,为保障技术中介合理发展,从政策层面应重点关注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使其服务于中高端技术交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