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促进我国城乡就业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视角,客观评价了税收政策对乡镇企业就业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非农就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风险,揭示票据融资与银行信贷之联系规律,提出重塑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与信贷业务的关系,以及应对票据融资风险的策略,以实现两种业务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颖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2002,(6):17-21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 ,这将制约资本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市与债市的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关关系角度 ,论述“只有保持资本市场中股市与债市的共存与协调比例发展 ,才会有助于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对于一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贸易市场萎缩以及物价与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突破经济增长瓶颈、带动贸易与金融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例子,概括出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其发展困境,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但金融发展中往往存在着金融规模、结构、效率发展的非协调发展,从而制约着金融功能的发挥.以金融规模、结构、效率的相关评价指标对贵州省2009~2013年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利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回归,结合协调性测度模型对贵州省金融规模、结构、效率进行协调性测算,结果显示金融规模、结构、效率在2009 ~ 2013年间协调性较好,且趋向于更加协调;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相互发展的协调性较高,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相互发展的协调程度次之,金融规模与金融结构的相互协调发展程度较低.根据现状考察和协调性测算的结果对贵州省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揭示出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其次,利用相关系数矩阵、就业贡献率等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对促进就业具有巨大的作用.再次,深入分析了TFP和DEEP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发现现阶段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劳动力产生了替代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劳动力流动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须在耕地的保护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通过构建经济聚集区促使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改区域的经济集合了省内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外资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该区域未能得以快速发展.对影响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改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把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个时期,进而在每个时期背景下,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政策方针,研究经济和二元金融的发展演化状况。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由经济发展内生驱动、外部制度冲击以及国家战略政策推动共同促成的;而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则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产物。由此,本文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