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财政金融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论电子货币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电子货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已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多种不同的电子货币界定展开的,使得研究结论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不高.本文参照传统货币的定义、职能等,扬弃现有研究对电子货币的界定,对电子货币给出明确界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成为新的趋势。为了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角度,分别应用鲍莫尔-托宾模型、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和惠伦模型来分析电子贷币对微观主体持币的交易、投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微观主体的现金交易需求产生替代,但是替代不完全;几乎完全替代现金的投机需求;在预防需求方面,电子货币不仅会对现金产生替代,还会对更高层次的货币产生替代。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本文从狭义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供求的角度选择影响短期利率的解释变量并构建理论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狭义电子货币对30天期Chibor利率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主要受传统货币电子化、移动网络等支付技术发展影响的变量,如货币供给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现金漏损率与30天期Chibor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货币供给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现金漏损率对30天期Chibor利率的影响方向均为正。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多次出现两种法定货币在一国或地区同时流通,这种双币流通往往危及国家的货币主权.破坏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法定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双币流通。与历史上的双币流通会出现双币互相驱逐以及导致诸多负面影响不同,法定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双币流通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由此带来支付体系的效率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流程增速,使之更快地产生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5.
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文章以电子货币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引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旨在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电子货币,自产生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将比特币与传统货币进行对比,从货币本质、货币职能、货币发行机制等方面对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比特币极其接近货币的本质,同时基本具备货币的五大职能,但是由于它在发行机制方面固有的特点(总量固定、产生速度由算法确定),很难替代纸币成为未来的货币。同时,文章给出了比特币对传统货币和其他电子货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使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变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长期,我国货币乘数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具有双重作用,且使货币乘数下降的作用更强。(2)在短期,我国狭义货币乘数非均衡的自我纠正速度快于广义货币乘数;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使得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出现了同向变化的情况.这与长期的结果相反。(3)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强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货币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拓展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降低基础货币的规模,导致货币乘数趋于波动,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机制,探讨央行货币政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子货币的诞生及流通虽然只是经历了短暂的五十年,但它的发展空间潜能巨大,大有同纸币相比拟的趋势。如何做好当前电子货币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与流程控制,保证电子货币的安全流通,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