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财政金融   3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融资源论:对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资源论的提出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挑战.从金融机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演进是金融理论对现实世界变化的一种回应,金融资源论的提出同样是如此.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其实可以分为实体部分和功能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分别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相对应.由此可见,在金融资源论与金融机构观和金融功能观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即金融资源论是对金融机构观与金融功能观的一种综合,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研究视角.这既为金融资源论构建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金融资源论的进一步完善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水平的数据(2000~2007年平衡面板),本文考察了信贷资源在企业的配置状况。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短期融资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的短期融资或信贷资源主要是以企业固定资产和销售收入为依据来配置的。然而,这样的融资配置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很弱,甚至经常是负相关性,表现为很低的融资配置效率。在同样规模的基础上,民企的融资成本和利率弹性均显著高于国企,对于承受了较高实际利率的民企或小企业来说,虽然其往往具有较好绩效,但只能得到较少的融资来源。相反,国企的实际利率和融资成本都低得多,相对民企其却能得到较多外部融资。这可能是企业融资与绩效负相关的主要原因。这样的金融市场传导给商品市场的效应是,民企的发展会受到抑制,实体经济中最有潜力的价值增长可能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如果不解决金融市场的这种结构歧视,则经济结构的失调和增长模式的转换则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外部监督等方面要逊色很多,因此未来不良资产的发源地很可能不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且地方政府的干预将是不良资产产生的主因.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中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促进区域金融健康发展、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融发展问题分析中引入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是近年来我国金融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为我们认识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国内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生态金融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对已有的成果脉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给予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受损集团以利益补偿的需要。在这种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下,金融资源配置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政府偏好,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同时,政府为维系这种金融制度安排所内生出的利率抑制、垄断的银行结构和被抑制的农村金融等特征也必然加剧金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  相似文献
6.
试从资金吸纳能力分析区域金融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武汉金融》2001,(3):9-12
本文从有关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概述出发 ,利用资金吸纳能力与GDP的关系模型分析阐述了区域政策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吉图先导区金融资源规模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通过自身优化配置进而配置其他资源的一种特殊资源。本文依据金融资源理论,合理界定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分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正规金融资源规模与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0-200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资源不平衡、金融效率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是: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金融效率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应当改变目前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统筹城乡金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大海 《金融论坛》2007,12(7):20-25
本文从区域金融学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投放量过度,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别太大,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文章认为,疏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改善、优化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防范、控制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分步实施我国地区均衡开发战略,这是解决当前全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加大的趋势。金融资源地区分布的失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存在相当明显的地域差别。促进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间合理分布,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