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基年资本存量、当年投资数据、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和折旧率进行了认真的处理和计算,并利用永续盘存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省资本存量进行了较为准确的估计。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出,资本存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资本产出比率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这与经济理论及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塑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为此,中央政府应承担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专项补贴;对东北土地流转和整合试点给予特别政策;成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协调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3.
On Capital Budgeting And Income Measure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 V. PEASNELL 《Abacus》1981,17(1):52-67
4.
中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产出弹性评价——基于灰色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实现过程,通过构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出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剖析了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绩效。分析表明: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有增有减,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产出弹性呈明显的差别,西部是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转型改革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面板双重差分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但从长期效果看,转型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滞后期,而且不同地区的投资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资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经典投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回顾,找到并通过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这些因素.结论显示经典投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规模确定具有适用性,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规模取决于投资机会、内部现金流和负债程度,国有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为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多种估算模型和稳健标准误的统计推断,按照资金来源测算了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系数和弹性关系系数,使用单边随机边界模型测算了固定资产投资各类资金的投资效率和各类资金的总体投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的线性和弹性系数不显著,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的线性关系系数测算的平均值分别为2.308、23.794和1.505,弹性关系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15、0.054和0.416;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总体高于70%。 相似文献
8.
孟和图雅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2(5):43-46
本文在会计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基础,以A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固定资产的特点,提出完善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以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高校现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作者引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利用RFID技术,建立网络数据库技术条件下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