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中心形成和运行的因素,依据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运行具有较高相关度的原则,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四方面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4年东京、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七个城市的数据,依据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城市所处的层次进行定位:北京、广州和深圳成为一类,为金融中心的初级阶段;上海成为第二类,为国内金融中心阶段;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一类,是区域国际金融中心;东京处于最高阶段,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最后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是从财务效益、流动性、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内部管理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分析系数法将绩效量化.本文初步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量化方法体系,通过对2001年我国12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的企业性绩效进行比较,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表现好于其他商业银行,同时应在财务效益及发展能力方面尽快提升实力,提高企业性绩效水平;并依据可比性和可测性原则设计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国际比较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得出2000年中美两国同等规模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差异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3)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追求的全新高级发展形态.从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特征出发,构造经济、社会和制度3个要素,8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指标的说明对象及其关联性.最后,从指标标准的国际对比、前瞻性和统计推算3个方面说明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工业化的综合评价是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测度,要突出反映工业化质量、工业化的协调性和工业化的可持续性.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从上述三方面科学的构建,以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金融效率的各种表述进行了概要的考察,并对金融效率的概念重新作了界定,认为金融效率就是一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具体包括微观金融效率(即金融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率)和宏观金融效率(即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等16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构成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制度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有所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兴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2005,(9):60-65
根据科学发展观去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要从反映全面小康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的含义出发,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以人为本"、结合科学的评价指标应满足的条件以及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具体的"小康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将"全面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三个子系统,共34个指标,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估.最后通过描述近两年的实际完成小康目标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现有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转化上以及对投资项目滞后性绩效评价的关注尚存一些不足。由此本文充分考虑定性与定量指标的一致性及滞后性绩效评价等问题,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5E为核心设计了一个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组成:5E属性层、11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层和标准层,并就指标体系的程序及测评方法,结合一个建筑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通过对该建筑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证明了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学中的指数体系方法在税收分析领域的一个应用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对统计学中的指数体系分析法在税收分析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修正,对有关指标和数据口径进行了调整,就物价因素、实际经济增长因素和以税收征管为主的"其他因素"对税收增长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