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92篇
工业经济   69篇
计划管理   443篇
经济学   909篇
综合类   504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226篇
农业经济   75篇
经济概况   473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aking quantified statements about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length of an item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tasks of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ost practitioners routinely do this using one of the several availabl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The first is to give the user an overview of the key tenets of two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arametric approaches. The second is to point out that these commonly used approaches involve strategies that are either ad hoc, or are in violation of some of the underlying tenets. A method that is devoid of logical flaws can be proposed, but this method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user must therefore resign to using that technique against which the fewest objections can be hurled.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与制造企业服务化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轨道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机理包括3类:驱动机理、拉动机理和差异化机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技术轨道驱动下投入服务化、企业边界变化以及用户需求、产出、政策拉动下与技术轨道的协同演化过程,且通过技术轨道形成服务化转型差异。制造企业对自身技术轨道的识别有利于确定发展所需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演化轨迹,把握实现服务化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3家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构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3个阶段。企业基于动态能力不断调整其在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在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提高制造能力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集成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智能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企业柔性化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欧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科技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以来,信息通信一直是欧盟直接对华投入最大的科技合作领域。中国与欧盟信息通信技术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中国与欧盟互有需求,法律框架提供了制度保障,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加之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种种有利条件使信息通信合作成为中国与欧盟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并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基于理论分析探讨利益相关者相应的权责,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并从企业动态履约的本质和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角度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重新构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性有意探索:既保留“三权分立”的治理框架,又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方面还考虑到精英执政、政府、内外监督机制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全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郁冰 《技术经济》2007,26(4):30-32,58
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坚持全面和系统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系统观要求企业内外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全面观则要求企业内不同创新形式的有机协同。基于创新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现与全面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77家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在股权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股权制衡度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技术创新部分中介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浩璞 《对外经贸》2019,(9):103-105,114
选取2013—2017年电子元件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Eviews10软件选用OLS方法研究客户集中度、存货周转对电子元件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的提升,不利于电子元件企业绩效的提升;存货周转的加快,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对于电子元件企业的科学管理、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法的立法宗旨,然而近几年证券市场上侵犯投资者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的诸多缺漏,使得其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遏制违法行为的作用。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制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方式,并通过设立法律责任维护中小投资...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面临的新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条件下,怎样摆正内部审计的位置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