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和主要目的应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换而转换。本文从落实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目标实现等角度出发,提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应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价值创造力,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在于促进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力。本文建议借鉴融合国际上计量价值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涵盖财务、风险管理、客户、内部流程及员工学习成长等五个方面审计维度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本文还就各审计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并建议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 相似文献
2.
公司并购的动因理论:一个基于价值视角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迄今为止,多数公司并购动因理论无法对毁损股东价值的并购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本文认为,基于价值视角对于并购动因问题展开探索有益于揭开并购之谜。因此,本文将西方并购动因理论重新整合为两大分支——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与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并且,本文在梳理国内相关研究后发现,随着我国制度环境与并购市场的完善,西方成熟并购理论在我国并购问题上的适用性必将加强,尤其是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尚有较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关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创造是实现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这一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除反映收益创造能力外.还要考虑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调整。EVA是一个总量指标,对其进行调整,可以得到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RAROC是一个比率指标,对其进行修正,可以得到银行相对价值创造模式。两种模式在评估价值创造能力的逻辑符号和变化方向上是一致的,且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二维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与价值创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为企业带来超过资本最低回报要求的业务,才真正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那些创造收益水平低于资本最低回报要求的业务,实际上是在消耗企业的价值,因而价值最大化是银行经营最终目标。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可以为银行创造价值。以EVA作为价值创造能力衡量指标,经济资本管理为银行创造价值路径有四个:绩效考评、战略制定、产品定价和资产组合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同业或跨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由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的管理模式转型,管理会计是提升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必备手段,也是推动业务转型的利器。中小商业银行在推广管理会计理念、开发和建设管理会计系统方面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从管理会计的内容和范围出发,结合中小银行的管理现状和特点,提出渐进式开发和推广管理会计,推动管理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涛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5):23-28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考察样本,对经济增加值(EVA)和商业银行市场增加值(MVA)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结论发现,EVA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的大环境下,EVA对价值创造的解释度和其他的会计指标有重叠。因此,评价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时,应该将EVA和传统的会计指标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结合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基于迈克·波特价值链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的评价模式。而后通过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式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发现,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现金流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入手,研究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分析了虚拟经济不创造价值的原因.以及虚拟经济泡沫的本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要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要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整合报告"代表了企业报告发展的最新趋势。2010年8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与威尔士王子可持续会计项目(A4S)联合成立了国际整合报告委员会(IIRC),便旨在推动全球建立统一的整合报告框架,该框架建议企业提供一份将财务、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信息经整合的报告,由此掀起了一场关注整合报告的热潮。本文另辟蹊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诠释了整合报告与企业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传导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打造行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成为企业在当前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针对财务的职能转型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本文设计了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持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提供财务价值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