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宏观税负这个指标来衡量。其理论分析框架应该涉及两个方面.即“税从何处征”和“税向何处用”。前者由于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税制结构问题,后者由于不同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财政支出结构问题。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最优宏观税负这个指标实际是不存在的。把这个框架运用到我国现实,可以从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支出结构两个方面来有效促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三者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6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税收收入、GDP和所计算得出的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数据,以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提出的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curve)为指导,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测算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和实现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并分析了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税制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问题:确定宏观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和进行税种的配置与改革。本文就这几个问题,分析了其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宏观税负这个指标来衡量。其理论分析框架应该涉及两个方面.即“税从何处征”和“税向何处用”。前者由于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税制结构问题,后者由于不同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财政支出结构问题。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最优宏观税负这个指标实际是不存在的。把这个框架运用到我国现实,可以从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支出结构两个方面来有效促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宏观税负是反映政府经济规模及政府干预市场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宏观税负之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过高的宏观税负不利于经济增长,并针对我国目前预算内的宏观税负水平不高但实际宏观税负却比较沉重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宏观税负上升带动了财政民生支出绝对额的小幅增长,但对财政民生支出份额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性不容乐观,财政民生支出强度不足不应主要归因于政府财力规模不足。因此,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争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实现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和匹配,确保财政收入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同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税收负担适度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能够集中的财力,而且涉及到纳税人的正常生产生活。为了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税负差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其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关系着所有工薪阶层的利益。通过计算和分析对我国纳税人样本的个税负担后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总体上能够体现公平原则,不同纳税人个税负担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报酬或收入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节作用存在逆向调节倾向,且免征额提高所产生的减税效应总体也不显著。在当前我国税收制度框架下,降低工资薪金的个税负担仍然是工薪阶层直接受益的重要方式,因而需要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进行改革,消除当前存在的逆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PTA)当前正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合社会保障收入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太高。应以完善政府赌政收入制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国11家上市银行2002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探讨银行业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应用推测变分法对银行业竞争程度进行测算,以Z值衡量银行的风险承担,并考虑资本监管及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应用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考察.得到的结论表明存款市场的竞争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起到抑制作用,而贷款市场竞争加剧将会激励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