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3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75篇 |
工业经济 | 197篇 |
计划管理 | 822篇 |
经济学 | 214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运输经济 | 40篇 |
旅游经济 | 10篇 |
贸易经济 | 266篇 |
农业经济 | 121篇 |
经济概况 | 202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2篇 |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03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视化仿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在管输油气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管道设计、运行调度、生产管理等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应用价值,降低了管输油气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随着计算机各种技术的研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视化仿真技术出现了从数值仿真到虚拟可视化仿真的跨越。根据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实际生产和业务需要,应用可视化技术和仿真技术对输油气场站可视化仿真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其成果将为该输油气场站站内施工维护、动火改造及应急指挥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分析平台,为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形象直观的可靠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3.
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系统角度分析土地、人口、社会、经济、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对武汉市2017—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模拟,为其低碳发展战略和低碳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结果:(1)建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2)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武汉市的碳排放总量将保持逐年攀升的趋势;(3)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能够有效的减少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其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积极研发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是武汉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E-business systems, the most recent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in teaching. One such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used in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hat involved teaching of negoti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students from Austria and Canada. The system provides customized course materials and a platform to conduct various e-negotiation activities. The design allows combining e-learning technologies designed to support students in their independent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with conventional face-to-face training.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professional negotiation training accompanied by e-learning, and tools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and negotiation can foster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s well as demonstrate its limit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intensive and conventional resources contributed to students' awareness of social influences on negotiations,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focussed their attention on the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 Deeper customiz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delivery may further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learning and acquiring of both communication and analytical skills.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服务国家粮食永续安全目标,面向未来情景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数量和明确位置。研究方法:设定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代表性浓度路径(SSPs-RCPs)耦合情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模型,构建农业气候条件、地形和连片性、土壤环境健康、农田基础设施四维划定体系。研究结果:(1)2035年、2050年中国大陆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91.37 kg/a和548.92 kg/a,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8.54亿~8.90亿t、7.35亿~8.13亿t。(2)2035年全国粮食平均可实现生产潜力为(7 729.41±1 699.99)~(7 828.68±1 739.41) kg/hm2,2050年为(8 126.89±1 828.73)~(8 661.90±2 100.90) kg/hm2,其中水稻优势产区位于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小麦位于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玉米位于黄淮海平原区。(3)2035年、2050年永久基本农田理论应保量分别为0.98亿~1.11亿hm2、0.86亿~0.99亿hm2,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应保量最多。研究结论:遵循底线思维和择优划入原则,2035年将1.12亿hm2的1—5级耕地、2050年将1.02亿hm2的划入1—4级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即可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6.
能力测评是研究企业能力形成和演化机理的重要工具,是企业能力多主体仿真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本文从构建复杂适应性主体角度,通过主体属性和行为定义模拟企业运行。重点将指标体系设计作为市场主体属性内容加以定义,在市场主体和能力主体的仿真运行过程中统计相关数据,按照预设关键指标算法,计算输出企业能力水平值,从量化角度评价企业能力大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为基础,采用延长隔水帷幕深度、灌浆封底两种方法对方案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为高水位地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In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income tax(PIT)reform in China in 2018,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of concern regarding the refor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Using the China Personal Income Tax Micro-simulation model,the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011 and 2018 PIT systems,and finds that residents relying on different income sources may face a large degree of real tax rate change.Once the tax system is altered to PIT 2018,the coverage of PIT for wage earners will decrease from 46.9 to 23.4 percent,the income redistributive effect will drop from 1.95 to 1.22 percent and the PITs role in fiscal revenue will also be negatively affected.Nevertheless,if individual income continues to grow,the share of PIT in fiscal revenue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 2018 level in 2022,but its income re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in the short term.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ffect of PI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depends on the tax structure.Gradual transition to an\"entirely comprehensive\"tax system when conditions are appropriate will achieve better income redistribution results at a lower average tax rate.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