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农户土地流转问卷调查所得到的微观数据,采用统计分析、Probit multiple choicemodel方法,将农户经济行为中的保障性行为、投资行为、就业行为和产业选择行为引入土地流转的实证研究领域。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土地流转多为暂时性流转,土地流转结构性供需矛盾严重;农户对土地的需求目的更多来自于保障性需要;农户的投资行为、就业行为、社会保障行为对土地流转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回归,测算出了1995-2013年中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最优比例存在着持续高企的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样本期内,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匹配程度并不理想.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始终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则经历了由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过剩到物质资本存量相对过剩的演变历程.且近年来,这种资本存量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虽然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短缺的状态,但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相对于最优比例的偏离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异,总体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梯次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理清资本投入和市场潜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深入贯彻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为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在测算44个国家1995-2018年生产率资本存量和市场潜能的基础上,对44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资本投入是“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资本投入每增加1%,经济平均增长0.361%;(2)空间溢出效应是“一带一路”44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市场潜能每增加1%,经济产出平均提高0.419%,超过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3)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和居民消费是资本投入、市场潜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两条渠道。本文的研究为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投入和市场潜能的影响效果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分析视角,也为探索“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合理界定并调整基础设施统计口径基础上,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和生产函数法谨慎测算了基础设施的全套资本存量和资本回报率,并构造199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分解并检验了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国生产性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急剧攀升,年均增速达到12.6%。其中,经济基础设施存量持续高于社会基础设施。(2)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且在不同基础设施类型和区域间保持稳健。其中,社会基础设施的资本回报率整体高于经济基础设施,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长期处于低位运行。(3)基于基础设施资本产出比不断上升是其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的主因这一判断,进一步证实基础设施投资率及其资本深化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等因素整体上均显著影响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式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武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相似文献   
7.
运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证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中国第三产业TFP年均增长率为3.1%,整体呈广口U形分布,即先波动下降后加速上升;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第三产业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较长的样本区间内,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存在σ收敛与β收敛。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了1997—2008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高技术产业相对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相对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样本期间内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波幅不大,增长趋势尚不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根本动因在于技术效率,高技术产业仍不具有规模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与就业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在短期上有促进作用,长期上有冲击作用;而进口对就业在短期上有滞后的促进作用,长期上有稳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内部就业效应及劳动效率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劳动效率提高构成服务业发展长期原因。短期中就业量增加构成补充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原因,而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存在因果关系。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单一产业政策将不利于服务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