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建设是旨在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经济活动。为了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提高投资效果,对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987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发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使得对于一般建设项目进行的国民经济评价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和程序。但是,这种经济评价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超大型工程?为此,我们首先考察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历史沿革,接着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于超大型工程的适用性,最后探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超大型工程的决策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钟学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1)
投资效果系数是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的综合性指标,其实质就是单位资金投入经过生产活动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资金增长额,因而它反映的恰恰就是同一时期内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是说,必须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投资效果系数,为了强调这种特征,不妨称之为动态投资效果系数。笔者从考察国民经济的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量经济关系入手,建立了动态投资效果系数的计并公式。假定计算期为n年,第k年的积累额和投资额分别为G_k和T_k。那么动态投资效果系数S应满足如下方程 相似文献
3.
4.
钟学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1)
我们常常要在不同的方案之间进行权衡利弊得失,精心选择比较,以便制定较好的社会经济等各种方针政策,来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时,决策人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政策结构太复杂或者很不确定和信息资料不精确。特别是,在决策系统中经常会遇到不能定量描述的对象,这时应用常规的数学方法就会陷入困难的境地,因而常常被迫用判断代替严格的分析,得到的是表面上准确而实际上很不可靠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模糊集合理论就可以大显身手。模糊集合理论虽然是年轻的学科,它在处理具有不精确数据、伦理标准和政治考虑等等的方案决策问题时显得比常规方法更有生命力,因为常规方法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 相似文献
5.
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技术的经济学定义,技术进步概念,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定义。 相似文献
6.
生产率分析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学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2):7-17
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而经济增长则是发展的前提,因而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引得经济学家们尽折腰,皓首穷经,孜孜以求,探索增长之谜,成就了历久常新的永恒议题。由索洛增长核算方程推动的生产率分析使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新阶段。对经济增长进行生产率分析,由此探求增长源泉,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指导作用,而且也为政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1979~2010总量和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纯要素生产率法和Solow余值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总体和省级生产率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率变化趋势出现了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生产率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但资本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东、中、西部经济差距主要是由资本投入贡献不同造成的。2000~2010年中国生产率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出现高资本投入、低生产率和高增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钟学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5,(3)
(一) 投资效果系数是评价基本建设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的综合性指标。现行的计算公式是: 投资效果系数=国民收入增长额/投资总额 (1) 公式(1)的基本出发点是:国家由于对基本建设或固定资产建设进行投资,扩大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而新增加的社会财富一般是用国民收入的增长额来衡量。投资效果系数的本意是单位投资额能够增加多少新的社会财富,这样,就变成单位投资额提供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变动同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核心的结构形式被许多经济学家所注视,如美国哈佛的大学教授霍利斯·B·钱纳里、库兹涅茨、弗来明、克拉克、赛尔奎因、鲁宾逊等等,由于研究经济问题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在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也就成了经济学家最感兴趣的研究论题之一。为此,他们写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库兹涅茨的《投入产出经济学》、钱纳里的《结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