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消费政策是由国家或地方颁布的与人们生活消费有关的一切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统称,是根据社会经济状况,为实现某一消费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实施纲要。因不同区域间消费环境、消费者行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差异,不加区别的消费政策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统一的消费政策也可能在不同区际间呈现差别的政策效果,而且,不同区域间所显现的消费问题也有共性与个性。这就必然需要针对一定区域的消费政策,即区域消费政策,但是,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和"区域消费政策"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因此,本文从区域消费政策存在的必要性与内涵出发,分析造成区域消费政策缺失的根源与不利后果,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手段的改变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4.
叶胥  杨荷  毛中根 《经济管理》2021,(12):150-169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企业对消费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探究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1)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会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同时还通过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消费,由此产生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5%。(2)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作用还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某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者占该地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比重超过一定的门槛值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效应"相对于"搭便车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消费促进作用随时间逐步增强,具有长期性。为此,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长效机制,督促和鼓励更多企业履行"守合同重信用"社会责任,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费城市内涵及特征分析,分两步构建消费城市中心度指数:先构造消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再应用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方法对城市消费中心度进行测算。鉴于长三角地区在培育建设消费城市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消费增长极是带动区域消费城市发展的关键。上海作为消费增长极,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消费城市发展效果明显。(2)其辐射强度存在空间分异且表现出衰减效应。随着区域内消费城市快速发展,低消费中心度城市更加依靠自身力量内生发展。(3)受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共同影响,长三角消费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集聚性,表现为空间正相关。(4)第三产业、城镇化、互联网和金融市场发展均能显著提升城市消费中心度,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在提高本地消费中心度的同时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效应。(5)消费城市的驱动因素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7.
服务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一般比较明确,但这些驱动因素在不同时空对服务消费增长的效应不同,造成这种增长效应的差异源于不同时空条件对服务消费增长动力机制的影响。本文基于四川省的数据,挖掘制约我国服务消费动力机制充分发挥的问题,提出落实新型城镇化、促进收入有差别增长、培育服务消费热点与产业升级相衔接、理顺服务业发展秩序、提高服务消费质量、创新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服务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8.
9.
叶胥 《中国市场》2011,(52):9-10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从封建时代到改革开放前夜,我国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压制,未能充分发展,它的发展和完善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梳理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其现代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为完善我国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安全、便利、放心、舒心、满意"五个维度构建中国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数据及宏观数据,测度消费环境指数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发现,四川消费环境指数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区域间差异看,消费环境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领先区明显且大幅度高于其他地区;从区域内差异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内差异最为明显,占整个区域内差异的88.42%,成都的高首位度也在消费环境中有所体现.同时,消费环境发展一般的区域,也可能在单一指标中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差异会导致消费效应差异:消费环境指数对消费的影响也存在两极分化,只有在消费环境指数领先区,消费环境指数才能对消费产生显著影响;而消费环境的区域内差距拉大会影响到消费效应;仅有单项子系统领先的地区,其消费环境并不显著影响消费.因此,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一要持续改善非领先区消费环境,缩小区域间消费环境的差距;二要重视缩小区域内消费环境的差距,降低区域内差异拉大对消费效应的抑制作用;三要全面发力消费环境各方位改善,只有各方位在较高水平才能有效促进消费;四要明确消费环境改善的侧重点,补齐各类型区消费环境短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