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99篇 |
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067篇 |
工业经济 | 245篇 |
计划管理 | 2318篇 |
经济学 | 541篇 |
综合类 | 142篇 |
运输经济 | 3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1036篇 |
农业经济 | 88篇 |
经济概况 | 985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408篇 |
2013年 | 545篇 |
2012年 | 625篇 |
2011年 | 960篇 |
2010年 | 1092篇 |
2009年 | 668篇 |
2008年 | 738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328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对部分省份农民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问卷,分析了在新农村联建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住房情况、日常开支变化、文化习俗以及联建后的生活来源,并对联建的主要筹资来源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农民认为新房房价超出自己的接受范围且新民居样式差强人意、农民的日常开支增大、文化习俗受到影响、养老负担较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大多数城市将房价调控目标与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被束之高阁,结果形成以房价涨幅10%或者更高作为调控目标,与房价调控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与民众的期待南辕北辙.要使居高不下的房价回归合理水平,房价调控目标不应与GDP增长挂钩,应以房价收入比制定房价调控目标,并要完善房价收入统计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落实官员问责制、彻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房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1999至2009年的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GDP、货币供应量M2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其估计和分析,分别得到了以上因素对房价影响力的动态特性。由此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货币供应量是长期内影响房价的两个主要因素,前者对房价的影响稳定而后者的影响波动较大,此外GDP是另一个对房价影响稳定但影响力稍弱的因素;在2009年中国总体房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强度明显超过了其他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需求量不断扩大据估计,未来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以每年至少1.5%的速度增长,即每年将新增城市人口近2000万人。若以人均需求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每年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约为6亿平方米,这是房价保持坚挺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房价一路上涨,过高的房价使居民难以承受。房价的上涨是众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本人认为在诸多原因中,房屋的供求结构失衡是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而保障性住房则是一个改变这种供求失衡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变化使我国房价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背景:2003-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带动房价飞速增长,为此,政府出台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如限制土地使用、提高存贷款利率、规定房屋建筑中经济 相似文献
10.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