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05篇 |
免费 | 40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892篇 |
工业经济 | 880篇 |
计划管理 | 2831篇 |
经济学 | 5118篇 |
综合类 | 1696篇 |
运输经济 | 61篇 |
旅游经济 | 14篇 |
贸易经济 | 4921篇 |
农业经济 | 507篇 |
经济概况 | 414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8篇 |
邮电经济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251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452篇 |
2016年 | 556篇 |
2015年 | 950篇 |
2014年 | 2068篇 |
2013年 | 1907篇 |
2012年 | 2636篇 |
2011年 | 2586篇 |
2010年 | 2387篇 |
2009年 | 2803篇 |
2008年 | 2559篇 |
2007年 | 1301篇 |
2006年 | 846篇 |
2005年 | 529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366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44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0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的模型,采用丹尼森(E.F.Denison)和麦迪逊(AMaddison)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方法,对黑龙江省1998——2008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并通过分析比较得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比较低的,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贡献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的清晰界定而影响到微观企业的生产行为,使得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广东省及广州市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造了一种能有效度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并运用它对全国、广东省及广州市1978-2009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三个层次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特征与路径。从全国到东部发达省份再到东部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有推动作用,而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只出现在中心城市这一层。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框架,利用中国1997--204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和CO2排量数据,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对CO2污染排量会有怎样的影响?第二,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CO2减排量?研究结论表明,如果实行正确的控污措施,在未来的3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将不会造成CO2排量大量增加。通过对CO2排放量进行Divisia分解所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显示,污染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重点减排活动、发展清洁燃料产品以及改进其使用技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广西政府公共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投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从公共利益出发,对具有经济外部性或社会效益的领域所进行的投资活动,最终形成有利于增进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福利的公益性资产。2008年年底以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政府公共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云南省1978-2009年的消费投资需求、收入差距及经济增长的各年度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传导到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认为: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在短期内刺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但长期则会抑制投资需求;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率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且居民消费增长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8.
进出口一直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选取1984—2007年的山东省进出口贸易额及GDP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及协整分析方法,对进口、出口及GDP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发现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出口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创业投资已经成为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最重要的依赖之一。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创业投资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动机,是知识经济的推进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创业投资是开发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