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财政金融   4089篇
工业经济   1248篇
计划管理   7102篇
经济学   4642篇
综合类   2047篇
运输经济   168篇
旅游经济   50篇
贸易经济   8544篇
农业经济   1410篇
经济概况   29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2212篇
  2013年   1930篇
  2012年   2653篇
  2011年   2868篇
  2010年   2592篇
  2009年   2509篇
  2008年   2828篇
  2007年   2355篇
  2006年   1641篇
  2005年   1483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测度相关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对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规律,制定其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聚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及影响因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波动性,且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内部稳定性较差,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整体稳定性不高;自主技术创新投入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对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其中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新产品开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分别具有显著和非显著负向影响,外源性创新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支持模式、加强外源性创新与智力引进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无论是在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2006年-2020年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及合理安排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隋璐 《财会学习》2018,(14):1-3
2009年1月起,我国增值税实现全面"转型",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2016年5月,我国税收体系取消营业税而全部改征增值税,意味着"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进.此项政策的推出,对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地影响,对于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为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中对建筑物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保证.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和不断建立健全不仅能够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新的税收制度的有效实施.在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就业方面,"营改增"已经整体上呈现出比较积极的状态,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无论是质量或者是效率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长期政策效应还没有显现.除此之外,"营改增"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效果,这一差异性化比较明显.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在对"营改增"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减小影响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此同时,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为了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保持协调统一发展。文章在研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被视为风向标,影响企业的结构调整,甚至对企业今后的战略决策都有影响。但是,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因素太多了,要想找到决定性因素,就要深入研究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在企业财务压力下的投资行为现象,探讨财务压力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国内企业都实现了较大的提高,人力资源模式创新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普遍一致性好评。本文分析了企业绩效和绩效管理概念及绩效管理的作用,研究了绩效管理的现状和现存问题,对企业绩效管理因素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分析之后给出改善企业绩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成华 《当代经济》2018,(8):11-14
农民消费与公共品的供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借鉴李燕凌(2004)所提出的C-L模型的思想,利用2006年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近些年的农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农村公共品供给状况的改善,农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和升级.但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消费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需要进—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并降低农民的消费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旅游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不仅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溢出效应,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溢出效应,本研究着重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其它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丰富旅游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全面认识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提升旅游发展的溢出效应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收集1994—2015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与我国其他30个省区(不含港澳台)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分析北京市旅游业发展对其他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1) 北京市旅游的发展对其它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的显现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历时越短,溢出效应越小,溢出的空间范围越小,反之,溢出效应越大,溢出的空间范围越大。2)北京市旅游发展对16个省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及其大小受旅游和经济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投资价值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一般会在加入滞后变量结束后的后一期结束。3)旅游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一般发生在初期,在滞后期后第1~2期达到峰值,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冲击作用在滞后末期将趋于平稳,逐步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研究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对于完善两者的调控框架非常有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146家法人银行近三年的季度监管数据,研究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对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对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状况、流动性状况等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对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净息差和资产质量等宏观审慎政策措施,对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呈现显著性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不同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法人银行信贷投放影响也有显著的差异化,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主要受流动性状况制约,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主要受资本状况和资产质量双重约束,村镇银行信贷投放同时受资本状况、净息差和资产质量三重因素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机制,加大逆周期资本调控力度,出台化解地方法人银行不良贷款的措施,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职能,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机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并有效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