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财政金融   767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917篇
经济学   1348篇
综合类   373篇
运输经济   74篇
旅游经济   52篇
贸易经济   411篇
农业经济   142篇
经济概况   5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考虑到当前创新环境日益复杂化,科学与技术耦合系统已成为一个受系统内外因共同影响而发生演化的开放系统。在为耦合系统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该模型,刻画科学技术化强度和技术科学化强度,据此分析科学与技术互动产生的互补效应和成本效应,评价29个省份的科学与技术耦合效果,并测度地区科技发展所属耦合路径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省份推进科学技术化进程和技术科学化进程的差异性显著;科学与技术耦合效果最佳并不能说明地区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绝大多数省份的科技耦合路径表现为科技中立路径,占比最小的路径为技术强势路径。基于不同省份的耦合情况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Machine learning (ML) method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forecasting field, as they have shown strong empirical performance in the recent M4 and M5 competitions, as well as in several Kaggle competitions. However, understanding why and how these methods work well for forecasting is still at a very early stage, partly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regression-based ML that provides researchers with a common language and abstraction to aid in their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framework, I show how it can be used to map and compare ML methods used in the M5 Uncertainty competition. I then describe how th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gether with ablation testing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ir performance. Lastly, I use the framework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solution space in regression-based ML forecasting, identifying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3.
基于战略和复杂双重维度,剖析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形成逻辑。结果发现:较强的战略控制力有利于强化平台商业模式,催生跨行业多样化平台,继而推进生态内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随后,商业生态系统积蓄丰富的共享数据资源,打开资源交易和创造边界,提升生态主体能力的同时重塑生态系统属性;有着更强复杂应配力的生态主体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内外的创新扩散催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进一步强化复杂应配力。在核心企业战略控制力和生态主体复杂应配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前生态状态、生态内卷、生态扩散和生态共生4种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破解我国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中面临的低端锁定困境,需要构建并完善国家价值链分工体系。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国家价值链内生增值传导网络结构分析框架,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对省域国内增加值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上游技术研发能力较弱,整体增值能力不强;下游间接关联产业部门数量及关联系数值仍待提高;除中游外,上下游出口国内增加值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东、中部省域国内完全增加值占据优势,内生增值能力方面各有所长,东北、西部省域国内完全增加值及其内生增值能力均较弱。同时,中国省域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未表现出显著地理地区特征,即使同一地域的省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研究最近三十年间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巨型网络平台崛起、隐匿在区块链中的主权个人、摆脱特征设计的大模型怪兽等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分析了国家主权的相对衰退与强势复兴并行和相反相成的悖论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维坦与各种数字怪兽之间展开的互动关系。正是主权衰退这一侧面,导致了欧洲的“数字主权”概念和中国的“主权区块链”构想的提出;而主权复兴这一侧面,导致了北美的“监视社会”理论和中国的“电子点穴”隐喻。无论如何,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算法利维坦”正在成为国家和法的理论不得不面对的极其强大的支配性权力。为了防止其失控和滥用,需要通过全球数字契约等方式凝聚基本共识,并通过法律的和技术的正当程序对其进行制度化制约——这正是数字法治的要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3-2015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一国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提出的国际研发溢出测算方法,从技术差距视角出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R&D成果反馈效应、并购整合效应以及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提升一国创新能力;在不同的门槛取值区间内,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呈显著倒U型特征,只有在最优技术差距区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最后,在作用机制概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10.
The rise of the natural and organic products market follows a global trend of increasing demand largely due to the growth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 concern of having a healthier diet. Thu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nd test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antecedent constructs of perceived value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on the consumption of organic products. The results, based on 256 consumers of organic products,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erceived quality, healthy consumption, and perceived price fairness. Moreover, they underpin the influence of healthy consumption, perceived price fairness and perceived quality on perceived value, and lastly,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value on repurchase inten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can help practitioners and consumers comprehend in a more systematic way the buying behaviour of this food categ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