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伟  徐康宁 《经济评论》2012,(2):62-70,79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9年29个省区市2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省际层面上并没有发现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这或许是由于我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和行业差异性较强所致;而在细化的分省层面上,所得研究支持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且发现其具有地区和行业的选择性,即只有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且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可以为我国各省区市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政策启示:如可通过培育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来转变传统的以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发掘和利用产业发展中的规模效应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喀什至和田铁路为发展轴对其铁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将铁路沿线区域划分成三大区域,即喀什经济区、莎车经济区、和田经济区,在论述三大区域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沿线三大区域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铁路沿线区域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活力,正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摇篮。选择医药制造业作为科学产业的典型案例,以我国内地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经济、科学、技术、政策条件对科学产业发展绩效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制药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前因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制药业高绩效的多样化组态;存在驱动制药业高水平绩效的3条路径,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双元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逻辑下的科学与政策驱动型以及经济主导逻辑下的技术与政策驱动型;存在导致制药业非高水平绩效的两条路径,且这两个组态的核心条件相同,即非经济水平和非科学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科学产业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基于科学的产业成长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pecial issue that seeks to spur the debate on the challenges of managing people in organizations in Africa. The debate on HRM in Africa has proceeded with tentative steps and now clearly needs to be located firmly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text. It is not the purpose of this special issue to discover or develop an over-arching model of HRM. That has been attempted elsewhere. Our purpose is to bring together the various threads that characterize the on-going debate and hopefully move towards a more specific research agenda which captures the complexity of managing on the African continent. Some of these threads include the formulation of new perspectives on HR research, finding common ground with diverse disciplines and tackling enduring problems like ethnicity and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后黄村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针对区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历史传承、产业发展、游憩空间整合”三位一体的郊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确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对后黄村用地进行布局,确定功能分区,配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构建文化浓郁、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郊区新农村。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后黄村规划编写和建设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周勇 《财经科学》2012,(5):109-116
休闲产业具有时间密集型特征,更多而且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是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存在大量导致休闲时间被挤占的因素,需要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促进家庭服务社会化,有效地落实劳动合同法,建设和谐社会,更多开展全民服务,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来促进休闲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基于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探究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增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级别较低的城市具有显著创新效应,区位因素并不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显著性原因;互联网金融在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创新效应大于其它城市。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地区是西部工业经济的有效依托,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要地。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基于时空双维度,探究2008-2019年中国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进程;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并运用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缓慢提升态势,且稳定性偏弱;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差距逐步扩大,产业高级化水平非均衡性特征显著;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显著,生产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相邻地区产业发展存在差异性影响。为促进西部资源型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应完善空间治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增强创新发展动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区分强制性反哺与自然反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从独特的行为主体视角,构建了微观经济主体政府与工业投资企业之间互动的行为模型;并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核心,对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进行了考察,结合实证案例,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征收碳税已成为众多国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部分行业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征收碳税与经济增长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在较低强度的碳税政策下,碳税对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阻碍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征收碳税对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不利于少数高能耗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