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6篇 |
工业经济 | 4篇 |
计划管理 | 66篇 |
经济学 | 96篇 |
综合类 | 20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21篇 |
农业经济 | 14篇 |
经济概况 | 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引入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量化经济波动对居民福利的间接影响模型,并采用1985-2007年全国以及28个省市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异质居民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通过负面影响经济增速给居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间接福利损失,忽略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速的联系得到的福利损失估算值存在低估问题;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农村居民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都倾向于大于城镇居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政府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保持城乡差异化经济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总被引:242,自引:5,他引:242
本文认为 ,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 ,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2003年开始针对城乡卫生统筹发展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革,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卫生服务的差距,满足不同层次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卫生一体化内涵和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希望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村落如何终结?--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制度背景下的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突出特征是需要制度转型.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对村落向城市的转型做出统一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没有建立权利义务关系对等的土地房屋税收体系,也是导致目前征地拆迁过程中众多矛盾和冲突的症结所在.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解决这两个问题.(1)从系统的制度安排的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村落终结的路径;(2)探讨城市化(村落终结)过程中国家与被征地及拆迁人在土地房屋权利和义务关系上合理的制度化安排.这对于厘清和解决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国际外包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另一方面,催生新的贸易方式—中间产品贸易,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会影响一国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本文以中国加工贸易作为中间产品贸易的衡量,选取1996~2008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时间序列回归,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规模与制造业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成反方向变动。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参与中间产品贸易,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以增强其对缓解就业、缩小工资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1987年到2008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无论是以就业人数还是以总产值来度量,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生产的工业品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抵补了一部分由于劳动力流动限制而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然而,本文更为重要的发现是:与其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乡镇企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作用递减;并且,在1998年之后,其作用的估计值在零附近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摆动。这说明城乡间的产品流动对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的补偿作用可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在我国高度竞争的工业品市场上,位于农村的工业企业是没有优势的,因为它们缺乏城市工业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只有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强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培育完善的要素市场,而非继续鼓励农村工业化,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3-2015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一国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提出的国际研发溢出测算方法,从技术差距视角出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R&D成果反馈效应、并购整合效应以及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提升一国创新能力;在不同的门槛取值区间内,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呈显著倒U型特征,只有在最优技术差距区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最后,在作用机制概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整体生长空间的规划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城乡整体生长空间的规划理念,以此来指导城乡空间的整合.同时强调,城乡空间的整合,不仅仅是城乡空间资源的共享和空间发展上的协调,还应注重城乡生态系统的互补与整体保护,注重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社会的共同进步,并为此从规划建设策略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