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晓斌  夏凡 《经济研究》2012,(2):28-40,119
本文以中国城镇住房改革为例,从资产转换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城镇居民家庭财富积累及分配差距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房屋政策鼓励工作单位将住房出售给现有居民,即住房商品化。通过1988、1995和2002年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的数据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住房商品化过程中,相对于私营部门居民家庭,干部和国有单位工作的家庭更容易以折扣价从工作单位获得住房。随着近期住房市场的繁荣,原有的以及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产生的住房不平等,已经转化成国有和私营部门家庭财富的更大差距,而且干部的住房增值优势和国有部门家庭的财富优势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有加速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邹静娴  张斌  魏薇  董丰 《金融研究》2023,511(1):1-20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信贷增长对中国家庭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整体而言,信贷增长可以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主要作用机制是信贷增长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和单位时薪以缩小劳动收入不平等。同时,文献中所发现的信贷增长可能恶化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扩大家庭间非货币金融资产差距,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中国家庭的非货币金融资产比例较低,这一点对于高收入家庭也不例外,且大部分家庭难以从金融资产交易中获利。信贷增长带来了各个收入组的房屋价值上涨,但高收入家庭房产价值上涨的幅度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房价上涨扩大了不同收入家庭所持有的房产价值差异。考虑到家庭调查数据往往对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覆盖不完整,上述结论可能低估了信贷增长对极少数高收入家庭收入和资产的影响。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信贷增长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杜两省  程博文 《金融研究》2020,481(7):75-94
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职业选择的两部门异质模型,探讨了个体面临的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对财富分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中存在的金融摩擦会通过职业选择、自我保险和自融资来影响个人的财富积累,从而导致财富的集中和不平等。对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降低金融摩擦在总体上会降低财富不平等程度,但对不同财富阶层的影响不同,其在大幅减少前1%和前10%阶层财富份额的同时,虽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后50%阶层的财富份额,但提升幅度并不大,过高或过低的企业家收入风险,都会加大财富不平等程度,因而存在一个使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程度最低的适度企业家收入风险水平;虽然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都会影响经济中的财富不平等,但收入风险本身对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较小,其主要是通过金融摩擦放大了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强国令  商城 《南方经济》2022,41(8):22-38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