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4年是在线供应链金融元年,随着物流企业电商化步伐加快,以物流企业主导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日益受到关注。在介绍物流企业主导的在线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平衡计分卡模型、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关键绩效指标模型和物流积分卡模型构建在线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在线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最后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博弈论理念,将“绿色物流”融合贯穿于物流地产,以实现物流地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政府与物流地产开发商间的博弈分析、物流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物流地产开发商角度,采取绿色物流策略均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广东省各行各业均面临着严重困境,外贸出口业形势严峻,出口增速呈现下降趋势.本文以金融风暴形势为背景,着重论述了其对广东省外贸出口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9~2006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协整研究和方差分解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我国金融创新的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得出下列结论:a.国民收入,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创新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b.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产业转移对物流业的影响以及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皖江城市带的物流业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此,文中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对外贸易概况,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年的数据,探手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汇率制度、金融加速器和经济波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建立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目的之一是探究中国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性;二是针对中国1997—2008年间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差异,以验证相对浮动汇率来说,固定汇率是否会加大经济波动。通过使用中国数据和ML方法估计含和不含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发现,似然率检验接受前者而拒绝后者。模拟结果显示含金融加速器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特征更接近,再次验证了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固定汇率下金融加速器效应强于浮动汇率,部分解释了1997—2008年间中国经济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变量波动的差异。金融加速器主要传播和放大投资效率和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对货币需求和国外冲击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但对技术和偏好冲击的放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岸四地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深入研究两岸四地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1982-2009年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利用SUR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两岸四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分类、进口和出口分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广东省各行各业均面临着严重困境,外贸出口业形势严峻,出口增速呈现下降趋势。本文以金融风暴形势为背景,着重论述了其对广东省外贸出口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需求的估计与预测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模拟了1953-2005年间中国的能源需求函数,并在模拟基础上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但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小于国民收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另外,中国人口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一个显著因素,能源价格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在对中国长期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和模拟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减缓能源需求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