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6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迁移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及区域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544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杭州市内企业县际迁移、同一区(县、市)内部企业跨乡镇街道迁移特征,进一步剖析企业迁移的动力机制,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企业迁移绩效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等近郊区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的净迁出地,主要迁往余杭区和萧山区等远郊区。②余杭区、萧山区及江干区等区域内部企业迁移活动频繁,中心城区内企业迁移相对不活跃。县区内企业迁移具有有序性,呈现出扩散与再集聚并存的特征。③迁移企业具有规模衰减性,迁移企业数随企业规模等级的增加而递减,半数以上迁移企业的总资产位于107.0~2 262.7万元之间。④制造业企业迁出和迁入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开发区和高速公路建设对企业总体兼具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⑤对于总体样本及同县区内跨乡镇街道迁移样本而言,迁移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跨区(县、市)迁移企业的绩效与对照企业无显著差异,在采用不同绩效指标、差异化的匹配方法计算后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2.
张杰  唐根年 《经济地理》2019,39(6):118-126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核心—外围分析方法和条件logit模型,将浙江省90个区县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次边缘区和边缘区,研究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在省内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迁移企业数量的增加,迁移活动涉及区县数量增多,促进全省企业迁移网络密度增加。但是三大核心城市仍为企业迁移活动的高发区域,其他外围城市仍为低发区域,依托核心城市形成的三大迁移板块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迁移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区域性。②来自四类区域的企业区位再选择偏好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目前,次边缘区已取代核心区,成为核心区与次核心区企业再区位的首选区域。③企业迁移受多重因素的驱动和制约,浙江省制造业企业迁移与一般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出企业迁移区位再选择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4.
跨区域空间连续性视角研究"四化同步区"圈层结构时空演化与聚集经济圈优序组织,借用均值定理的思路和方法测度观察样本城市"四化同步"与否的"二元离散"属性(1-同步,0-异步),并构建Probit二元离散模型,以中国287个地级以上样本城市"四化同步"的概率大小识别跨区域空间连续性的"四化同步区"空间边界优序组织。研究发现:1地级市四化中各化发展偏离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收敛态势,并体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效应;2"问题区域"和"区域问题"普遍存在,虽"四化同步"发展城市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在胡焕庸线(黑河—腾冲)西北侧"四化同步"发展城市仅零星呈现,成为突出的"问题区域",而总体上表现出来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一些城市"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3"四化同步"发展城市密集区表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涟漪的圈层空间结构特征,而异质性大国区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差异性主宰不同层级"四化同步区"圈层空间结构的地理分布,并与当今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有惊人的吻合;4"四化同步区"圈层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特征有利于特定区域分工更趋合理、一体化程度更高、空间效率得以提升的聚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结果所隐含的政策含义显而易见,以异质性大国不同区域涌现的不同层级"四化同步区"圈层空间结构为基础形成的特定区域聚集经济圈,并表现出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态势非常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空间集聚都会带来正效益。本文利用1997—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数据,运用AMSZ准则对中国制造业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典型制造业空间集聚规模及其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整体制造业资本积累动态效率不断提高,制造业内不同行业的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空间集聚规模与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之间不是简单互为因果的均衡关系,只有部分地区、个别行业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有些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地区集聚程度与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反而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出现过度集聚、效率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区位基尼系数、MHH1指数反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总体态势,发现制造业集聚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剖析六大典型制造行业空间集聚过程中资本、劳动生产效率变化特征,发现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程度成正相关,某些地区制造行业的过度集聚导致效率损失,故应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策略,或进行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借助CR5指标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进行辅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集聚效率与集聚程度成正相关,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及效率损失现象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制造业产业区域性集聚适度问题及其产业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城镇土地分等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地理区位选择特征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根年 《经济师》2003,(3):233-234
文章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构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 (FDI)地理区位选择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浙江省FDI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区位选择性 ,84.82 %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环杭州弯二岸 ,而浙东南沿海温台地区各县市仅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 7.37% ;同时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因此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增强浙江经济增长后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市民化经济门槛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门槛理论”分析了中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门槛,动力学模型的推导及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梯级门槛”的农村居民的数量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的关键变量。因此,降低农民市民化的经济门槛、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