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矿业领域的某些暴富与执行矿业制度导致的腐败有密切联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矿业制度中,矿产物权的获取和矿业市场的准入这两项基本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只要依法实施就会"依法腐败"。源头反腐是对上游的实体制度进行合理变革,可通过国有矿产物权民事主体独立,严格矿业市场准入,实行矿业民主等几个方面重构我国矿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康纪田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59-66
源于"比较优势"理论,多数人制几亿双鞋换一架飞机,让那些为国内少数人享用和国外消费者收益的价值创造者承担成本。分析的理论工具:将财产权按状态分为"财产归属权"和"财产行使权",后者称为"权力"并与"产权"接近。我国上一轮改革主要是通过改变财产归属权类型结构而实现收入增长的目标,现因结构基本合理而出现了财产归属权初始界定的端点。必须将端点的"收入增长"目标向下一轮改革的"收入分配"进行战略转移。权力影响并决定分配,进行权力配置是实现新目标的基本手段。通过限制一些人的权力而提升另一些人获取收入的能力来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以行政问责、矿产资源整合、区域性停产整顿等方式遏制矿难,见效不大。矿主是安全物品供给主体,但缺乏强迫矿主为矿工提供安全与健康物品的制度安排。只生产矿产品不生产安全与健康物品,让矿工承担成本而矿主增加收入属于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时的政府管制应定性为保护矿工基本人权的社会管制,必须通过社会管制强迫矿主供给矿工享用的集体物品而阻止矿主的不当收入。  相似文献   
4.
传统矿业开发给社区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让民众承担环境成本。实证分析发现,矿业环境非公平格局,在于政府及其制度偏向矿业环境权而忽视公民环境权,导致社区公民环境权缺失;民众环境权意识增强和环境资源增值,诱致民众追求环境公平的制度创新。让矿业社区民众参与矿业项目的市场进入、市场开发以及市场退出的全过程,以保障矿业环境公平。维护环境公平的民众参与属于当事人权利竞争,是环境收入的一种重新分配。政府是民众参与的组织者,从政府代替民众到政府必须组织民众维权的转变,是民众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收益大于成本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5.
矿业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很大原因是没有发挥民众的力量。矿业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而彰显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管制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但是政府因信息滞后、亲近资本和官员寻租等现象而导致政府失灵,必须通过民众参与以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6.
法律规定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但国务院并不能实际履行代表行为,又没有转委托于其他主体而使所有权行使主体缺位.土地行政监管部门自封为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人,其结果不但是主体错位,而且为地方政府通过公权力主体"挟持"民事主体而形成政府间的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追求政绩工程的区域竞争是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供应市场的动力,由地方政府形成的进入障碍是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原因.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是国家民事主体的地位独立和平等.  相似文献   
7.
物权状态二元结构,明确归属的静态物权是绝对排他性支配的基本物权和被动物权;发挥效用过程的动态物权是源自社会性而进行外在性限制的相对物权,是直接产生收入的主动物权;它们不是两种并列存在的物权,而是以物为客体的、有内在联系的两种状态。动态物权把在相互依存中获得收入的能力称为权力,属于市场权力。与权利、权力、产权、财产等西方财产权相銜接,是贯通经济学和西方财产权的轴心。社会性是动态物权社会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稀缺自然资源、公共资源以行政许可决定的方式配置。这样,法定行政机关是转让权利的商人,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配置更有保障。以依法为天职的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定职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的非合作博弈中使一切改革失灵。而且,公权力分配取代市场配置的立法安排,因为行政特许的功能是配置稀缺资源与民事领域的特许物权等理论误区的殊途同归,而使得行政特许的立法背景厚实,很少质疑其错误。  相似文献   
9.
采矿优先权制度的法律安排,虽能节约交易成本而吸引众多投资,但会限制其他企业合理进入而形成垄断和寻租,结果是保护法人福利的同时损害了公众利益,而且,矿山企业在市场外配置的被动获取和信息隐蔽的秘密"窃取"资源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还存在采矿企业设立时的行政特许权为民事优先权让道而出现行政管制缺位.资源价值迅速增长,需要产权作出更精细安排,因而迫使取消采矿优先权的法律变革.  相似文献   
10.
<正>矿山企业的勘探、开采给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政府部门对危害结果的处置显得十分重视。但是,事后“惩治”总是治不胜治。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产业管制型的矿业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资源管理为方向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构建占领阵地。传统的矿业制度只见矿产的“物”,很少看到被管制的“业”。因此,制度设置时,完成“资源管理”向“产业管制”方向的转变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