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中国业主维权行动的深描,指出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一种新的社会运动组织模式正在形成。依托互联网的诸多技术优势,社会运动的参与者(比如维权业主)得以改变传统社会运动中从组织者到参与者的自上向下动员模式。虽然不存在明显的核心组织,但在松散的运动企业家群体的引导之下,通过在线协商和辩论,形成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相对民主的组织、动员和决策模式,这为有效动员和信任的培养提供了契机。而且这群运动企业家还适时运用各种策略,引导运动诉求、调整目标,达成集体认同的建构,从而消解虚拟组织的风险,缓解搭便车困境。透过对这一虚拟组织模式的讨论,本文将对互联网与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有所增进。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理论界在引入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并且在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发展、强化公共部门服务职能以及建立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但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研究工作,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提倡管理要“以人为本”的今天,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运用于公共部门,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使公共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能仅仅从昨天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推断未来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走向“中国世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高速增长后突然失速的。比如说30年代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苏联解体等。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很多阶段有高速的经济增长,问题是不能持续。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托微博、豆瓣、校内网等社交媒体(SNS)的新技术优势,联合传统媒体,在众多公共事件中,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社区渐趋出现并形成网络。他们的内部区隔不断被打破,并与底层社会有了沟通。这一群体对于互联网的创造性运用,推动了公民参与和政策变迁。本文以“宜黄拆迁”议题和其他若干拆迁维权议题为个案,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群体在公共事件中结成的虚拟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内部的互动机制进行考察,并对该群体的政策影响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是否有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导致了公共议题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曾繁旭 《开放时代》2006,528(6):22-42
本文通过深描“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建构“金光集团云南毁林”议题的过程,观察一个NGO组织(非政府组织)如何通过严谨而富有弹性的媒体策略设计,根据政治结构与媒体格局的空间,建构出一个有制度意味的议题,并且在议题过程中获得媒体近用权,掌握媒体框架,最终改变了议题的走向,实现了NGO对企业与政府的监督。本文说明如果一个NGO组织更加了解中国的媒体格局,并以专业的方式操作议题过程,媒体将可能成为它重要的政治资源,从而增强它的合法性并扩展它的运作空间。而通过个案,本文也呈现了中国媒体在报道NGO议题中的逻辑,以及NGO与国家互动模式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