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0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式的低通胀、低利率、低失业率的高增长模式被解释为“新经济现象”,技术性特征是新经济的核心理由,但在现代国家制度化框架以及制度化能力极其强大的情况下,新技术乃至新经济要得以普及化,制度化是极其关键的一环,这一点,自康芒斯以来的制度经济学,尤其是诺思的制度经济学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这也为大量的社会实践所证实,本文重点从新经济的主体角度,结合中国目前正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商事主体制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主流国际经济学认为成本因素仍然是发达国家离岸外包的主要动因。为了进一步论证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权衡对发达国家离岸外包国别选择的影响,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后,设定了一个三锥"零散化"离岸生产成本模型,并以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离岸外包活动为例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成本和外包交易成本仍然是影响美国对外离岸外包决策的主要因素,成本因素对中国承接国外离岸外包数量的影响大于印度;同时,中国和印度在承接国际外包活动中存在竞争关系。由此,本文认为,直接降低生产总成本以及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和通讯技术进步间接降低生产总成本,将是中国实现承接更多国外离岸外包工序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沿海地区6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加工贸易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超过了投资因素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佟苍松  熊晓琳 《世界经济》2007,30(11):24-31
本文利用美国进口中国制造业商品的相关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可计算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发现:1997~2005年,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实施的关税政策,对于进口中国制造业商品的快速增加,既有推动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其结果是获得了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由于中国制造业商品对美供给的无弹性,对价格向下变动不敏感,因而在不太大的关税作用下,美国的贸易条件收益获得了显著增长,达到了净福利最大化目的。研究还发现:如果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中国制造业商品,那么美国净福利收益会下降。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弱势群体的成因及社会救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指的"移民弱势群体",是指三峡工程移民中由于经济、文化、生理健康、年龄等原因,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就业能力差,收入低下或不稳定的特殊移民群落."城镇移民"则是指原来居住在城镇以及城镇郊区的移民,移民工作中通常称为"三民(占地移民、城郊移民、居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探讨了在深化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认为,妥善处理三者的关系是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