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在"集成"基础上的同步工程作为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管理的发展方向,其并行的工作思想对产品生产准备技术工作有重要的启迪和引导意义,将可能有逐步取代传统的串行顺序工程。本文通过传统串行和同步工程并行的生产准备模式的对比,说明并探索了同步工程的思想在生产准备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网络结点。运行机制是服务平台高效运营和有效服务的动力源和重要保障。实现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要构建“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运作机制,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边界;建立以服务平台为中心结点的协同服务机制,以形成“开放、合作、互动”的服务合作网络;建立服务平台创新成果与中小企业创新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加速服务平台创新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建立和健全服务平台高效的管理体系与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城镇化则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论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城镇化发展滞后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确保农民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肖卫东 《乡镇论坛》2010,(14):14-15
在农民专业协会问世之前,江苏省海门市农民一直处于随意、分散的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存在着缺乏科学统筹、把握市场信息不足等缺陷,农副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因盲目种植、养殖,造成产品严重滞销,积压、霉变等,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宗族复兴在当代农村形成一种隐性的非正式力量,对村民自治的实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重要影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既要尊重农村社会存在的内生力量,又要以现代法治规范和制约,通过在法治框架内合理整合才能走出一条村民自治的最优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全球化运动。我们在论证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后,试图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出发,努力探讨出一些能说明反全球化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反经济全球化两种声音,以便于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更清醒地认识,为政府制定完善的决策提供更广泛的意见。恐惧或抗拒经济全球化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选择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或转变自身的边缘地位,努力扩大中国在对外政策领域的制度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洛带是四川成都的著名客家古镇,近年形成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我们针对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在文中就洛带现在保留的文化艺术门类及艺术团体普查的基础上对洛带客家艺术群体活动及其它相关艺术活动进行分析,对洛带今后的文化发展提出了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N县进行了调研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境及其他一些隐性的忧患不容忽视.在危机面前,企业积极行动顽强自救,政府也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出台扶持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但在危机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的形势下,政府更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意义,要有全力保护和大力扶持的政策意志;政府政策应称为一种主动和常规态,加强政策创新,寻求政策由政府到达中小企业恰当的传导路径和实施载体.另外,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政策固然重要,但短期政策和中长期调整战略的无缝对接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的深入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着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动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其中,发展的层次目标是系统发展,而且必须是科学发展,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原则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目标是统筹兼顾。这是一个以新的内涵科学地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系统观、时空观、进程观的有机统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