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章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81-86
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我国明确了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目的与总体方案,但市场状况仍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企业债券融资的相对优势,并结合中国融资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优势并不显著,但融资“信号”传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3.
4.
干旱区草型湖泊湿地价值量化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乌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24×10~8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价值为7164.70×10~4元,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为18 193.43×10~4元,间接价值为81 960.58×10~4元,目前非使用类价值为17.51×10~8元。只有合理开发乌梁素海湿地资源,保护好这一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是中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可能并购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国有企业时,并购后并购企业的业绩不仅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差于其他情况下并购企业的业绩。以上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影响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导致并购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国有股权治理效应和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坚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不断上升。为考察信贷政策的影响力,本文根据1998—2008年度信贷规模、实际GDP和消费物价水平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信贷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引致经济增长,但长期还会引致物价水平上升,因此短期内坚持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对保增长有现实合理性,但长期需警惕其潜在风险;从2009年第2季度的情况来看,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历史情况,因此还需关注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9.
10.
水产品生产中,从保鲜、改善品质及风味的角度,会用到相应的食品添加剂,而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我国本身的规定无法达到国际相关规定的要求,则水产品出口贸易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就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水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当前我国在水产品食品添加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