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6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117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0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通过对诺贝尔奖"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介绍,提出该理论对市场和政府边界的启示,在当下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揭示中国的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问题,以具体的事例为证说明中国政府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并且对中国市场与政府的边界的深层次改革提出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百年前,德国化学家FritzHaber(他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奖)发现了合成氮肥的可行工艺。而如今,全世界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依赖于尿素肥料满足大陆上主要作物的氮需求。好的肥料不仅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的长期质量,重新平衡土壤。  相似文献   
3.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现由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4个奖项组成,因其LBM得主获奖后成为诺奖得主的比例很高而号称"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11年摘取LCM桂冠的屠呦呦女士荣幸地又赢得2015年诺医奖而成为其新科得主,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荣膺的2项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级著名科学大奖。70年来,拉奖共颁发过67届,共有366人(含双料得主6人)372次和4个团体4次获奖,其中诺奖得主共87人(含双料拉奖得主1人)和1个团体(无国界医生组织获诺和奖)。简略介绍了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详细阐明了拉奖的颁奖概况及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4.
王巨川 《经济改革》2014,(10):80-81
网上有一条明显是在调侃的微博:“热烈祝贺我老家安徽芜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获得诺贝尔奖.”但却附了一张蚌埠一中校园内的LED屏标语的图片:“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5.
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克鲁格曼。此前,克鲁格曼成功预测了18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并助克林顿当选总统。与其卓越的经济才华齐名的还有他的"毒舌",克鲁格曼擅长一针见血地对时局进行评论。获奖前一天,他还在《纽约时报》撰写专栏评论说,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走错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郭洁  陈醒 《国际融资》2011,(12):13-15
对于小额信贷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方面不要神话小额信贷。认为小额信贷得了诺贝尔奖,不得了啦。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它,这是不对的。它只是一种工具。另一方面也不要妖魔化小额信贷。在2011年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年会暨中国小额信贷峰会上,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这样讲  相似文献   
7.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惊喜。但是,创新的思维到底源于何处?5月18日下午,在中国包装总公司会议室里,全球创新集成中心主席、创始人朱利安·葛雷瑟、联合主席霍华德·利伯曼、合伙人陈立欧、诺贝尔奖获得者伍迪·克拉克以及美国典范公司的总裁巴里·佛曼,与中国包装总公司的员工们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挖掘创新源泉,  相似文献   
9.
人有时候,可以少点知识,但是不可不懂常识,有知无识的人是比较可怕的,活得也是不会精彩的矫揉造作的举动使我讨厌,实实在在的说法让我心动。下面这个事例就让人感怀: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联欢,有人问其中几位老人:"您们在哪  相似文献   
10.
森穆Klz(Paul A.Samuelson,内地称萨缪尔森)谢世了,享年九十四。论到经济模型的创造古往今来没有谁比得上森穆逊。他桃李满门,弟子中至少有五个得过诺贝尔奖。森氏曾经与佛利民大吵科学方法,而高斯又跟佛老吵过。我(科学方法师从R.Carnap与K.Brunner,也加进自己的)认为上述三师的争议原则上没有冲突,只是重点的处理有严重分歧。高斯和我走的路是卖桔者的坚持:解释现象要从调查真实现象入手,要知道现象的细节,虽然有时我投诉高斯花太多时间于不大重要的细节上。另一方面,如果要推测某现象的出现,我们要调查有关的局限转变,而细节也尽可能要顾及。换言之,高斯和我的立场,是解释或推测世事首先要从调查真实世界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