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在职业人才培养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阶段下,高职院校如何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对目前高职产业学院现行问题的剖析,以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了产业学院组织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产业学院实现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王凤宏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39-43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教育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共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菜百商学院作为北京市首批工程师学院,历经15年的合作发展,探索了从订单培养、战略合作到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建立了"五双育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取得了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校企共赢方面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的现实路径,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学院作为两者的载体,是实现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现实发展逻辑,并以福建省Q高校产业学院为例,阐述其办学定位、组织架构、资源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内容,为深化现代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作聚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4):36-40
本文采取文献研读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产业学院十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即包含多主体、组建管理机构与体制、共建实训基地、制定人培方案、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师资队伍、考评机制、产学研平台、社会服务等.从供应链的视角分析了京东供应链产业学院的建设内容,阐释了校园供应链运营生态模式的结构和特点,以期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特别是基于供应链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18)
本文基于区域"中小微民营企业居多、需求结构呈现显著行业特点"的人才需求特征,按照"服务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建设思路,利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小榄学院的产业学院平台,实施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对接、三进入、三分段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阐述实施校企共培、半工半读、三分段"小微"订单班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基于镇区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