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通过问卷形式随机抽取我院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部分学生为样本,结合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西安翻译学院在校学生对就业的相关信息,目的是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就业的压力,不断改善、提升自己也让相关部门和关心就业的人士更加关注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3.
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网络"组织并开展的"2015年在校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调查"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来自全国37所本科院校和15所高职院校的15624份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了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在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环境感受和创业要素认知4个构念下多个维度的情况;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在创业意向、创业态度、创业环境感受和创业要素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创业意向比本科学生强烈;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都认为自我实现是创业的最大价值;本科学生偏向于将经济追求置于第二位,而高职学生认为社会贡献是第二位的;高职学生比本科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可度更高,两者在家庭环境感受上的差异最大;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都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中"资源要素>理念要素>社会要素"。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开展差异化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分析了信息生态因子对创业者认知自身能力、信息资源及创业机会的影响,阐述了创业者信息生态系统对创业认知边界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创业认知边界理论模型。创业是创业者对信息资源分析与利用的过程。研究表明,创业者处于动态变化的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资源在信息链中被自由传递和共享,然而信息人之间的竞争使创业者的信息生态位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创业者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位的协同作用,使创业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并通过增强信息分析与认知能力,提升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从而提高创业决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组态视角,整合管制、认知和规范3个制度环境层面前因条件,以及能力感知、机会识别和失败恐惧3个创业认知层面前因条件,以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中的5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创业模式的多重并发条件与因果复杂机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创业模式差异及创业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生存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制度环境缺失的能力驱动型模式、规范制度主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风险承担型模式3种。第二,机会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规范制度缺失的创业认知型模式、规范制度引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认知制度支持的创业认知型模式和管制制度保障的能力机会型模式4种。其中,机会识别是驱动机会型创业的关键条件,管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推动高机会识别群体选择机会型创业。第三,要素驱动型经济体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部分国家推动机会型创业;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同时发展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高度重视机会型创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选择—模式演化—经济体转型研究框架,为推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演化进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7.
创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关于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还有较大分歧,对它的维度划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专门从创业认知和控制机制的二维角度来研究创业能力的视域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