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创新能力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活动,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高等院校中会计学专业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会计行业储备人才,是会计界新生力量的源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还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培养会计学专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为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尽早胜任工作,建议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即进行多类型、多场所、多角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提出了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与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3.
税务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模拟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研究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财经相关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分析了目前财经类高校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吉林财经大学税务模拟教学实验体系及其课程建设的研究,构建并实施了基于行业需求特色的税务专业模拟教学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20):190-19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人才需求模式——创新型人才需求已经诞生,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机械专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机械专业的培养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学校的管理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专业为例,浅谈了该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列举出了本校在机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控制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专业限定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培养物联网工程创新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尚属新兴前沿学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仍在探索阶段,教学方式偏重基础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探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的物联网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姚嘉  卢伟  马丽丽  韩平  陈思雨 《经济师》2015,(5):248-249
单片机作为一种电子控制元件,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代的工科大学生要求对于单片机技能有一定的掌握。文章从目前的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同时提出了实用有效的单片机学习方法。通过单片机的系统化学习,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增强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现状与问题角度出发,探讨了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构建了五阶段的培养体系,为我国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明星 《中关村》2010,(9):78-79
“艺术设计专业是教育部在学院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希望北京服装学院培育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从事流行趋势分析、流行时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市场需求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调查,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例,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潜力、创新实践情况等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实践现状以及在创新教育中面临的一些阻碍,最后从育人机制、教学体系以及学生自主创新等方面对创新实践教育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