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10,(11)
<正>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百泰生物)在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研发、生产方面,已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生产技术水平领先国际知名生物制药业同行。用药难、用药贵,令老百姓谈医色变。研发出患者用得起的药,让病人付出尽可能低的看病成本,摆脱病魔的威胁,是百泰生物10年风雨兼程在抗癌道路上的不竭动力。百泰生物以研发和生产治疗恶性肿瘤单克 相似文献
2.
萨宾罗素 《科技创业(上海)》2010,(6):64-65
在旧金山南部的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总部,资深科学家杰曼&;#183;冯(Germaine Fuh)已经运用基因技术重新设计了该公司两种最赚钱的抗癌药物。一献是赫赛普啶(Herceptin),它是一种可以抑制HER2基因的单克隆抗体,HER2在20%的乳腺肿瘤中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动物食品中残留磺胺-5-甲嘧啶的检测方法.[方法]用戊二醛法将磺胺-5-甲嘧啶(SM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偶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鉴定.以制备的SMD-BSA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细胞(SP2/0-Ag14)融合,制备腹水,获得高效价的抗体.[结果]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的测定方法,检测限为1.766ng/mL,定量限为11.274ng/mL.用SD、SMM、SQ等8种药物作为竞争抗原,做ELISA实验,结果显示抗体与这8种磺胺药没有交叉反应.制备了检测试剂盒,在肌肉、肝脏的样本中加入50ng/mL,100ng/mL做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7.45%~97.6%,变异系数为3.35%.[结论]本方法的检测限能够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SMD残留检测的要求,试剂盒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适于基层大规模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直接竞争酶免疫学检测方法(de-ELISA)。【方法】通过过氧化反应将GTX2,3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利用适当稀释的兔抗小鼠IgG多抗作为包被抗体,利用GTX2,3作为竞争剂与GTX2,3-HRP竞争结合自制GTX2,3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GTK2,3的de-ELISA,并用直接竞争ELISA检测该方法与C2毒素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直接ELISA结果显示GTX2,3与HRP发生过氧化反应,de-ELISA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时,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μg/mL,工作范围为1-40μg/mL,该方法与C2毒素无交叉反应。【结论】初步建立的dc-ELISA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快速检测,为其酶免疫学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鲤春病快速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建立的鲤春病病毒荧光RT-PCR快速检测技术基础上,对国内外收集的19株SVCV病毒悬液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良好.另外,还通过人工动物感染试验,将感染SVC病毒的鲤鱼组织样品在同经典的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方法对比研究后,认为应用该方法检测SVCV的组织研磨样品悬液时,最多能将3尾鱼的组织器官混合后制备待检样品.本文还用本实验室制备的SVCV单抗.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T)对SVCV欧洲株和亚洲株感染的鲤鱼上皮瘤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特异性检出接毒后感染细胞中的SVCV欧洲株和亚洲株,表明应用该单抗可以检测出SVCV的欧洲株或亚洲株,不会造成漏检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SP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SPA基因插入p ET28a表达载体中,利用自诱导培养基诱导SPA表达,表达量达8.2 mg/L。通过Ni亲和层析纯化SPA蛋白,纯度达到95%。纯化的SPA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抗体效价可达1∶40000,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SPA单抗,纯度达98%。纯化后的SPA单抗检测与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结果显示,SPA单抗特异性良好,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一,用于生物制药的研究开发费用迅速增加,每5年翻一番,是世界上用于R&D费用最多的产业。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生物药品有1000多 相似文献
9.
<正>正常人体拥有完善的生理性止血机制。在血管受损部位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凝血系统被活化,最终在损伤局部形成止血栓。血小板作为血栓的主要组成成份,在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75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单克隆抗体,1986年美国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单克隆抗体治疗性药物上市.至2010年全球单克隆抗体销售额超过460亿美元,抗体药物只利用了短短三十几年时间便实现了化茧成蝶的完美蜕变。在全球抗体药物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中国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进展如何?实现产业化最关键的技术、因素有哪些?中国抗体药物产业化的预期前景怎样?本期专题策划邀请到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亚军,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先宏,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雷,围绕这一专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