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同时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治理和改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等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特性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从其存在的形态上看,既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又是这种活动所产生的产品,是受教育者消费的消费品。它具有行为与产品的合一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产品与生产行为不能分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服务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范群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8-131
对于国际化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学生教育,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的目标要求。湖南作为教育大省,留学生教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通过对湖南外国留学生教育的调查,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文化,思政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针对国际教育"90后"大学生,通过文献法,座谈与调查法,总结归纳出其思想个性特点,并针对其提出相应新举措,以更好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国际教育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支持和反对两个方面梳理了"比较优势模型"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比较优势模型"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五种主要演化形式.通过分析认为,具有一般服务贸易特征同时能够鲜明反映服务与货物本质差异的教育服务贸易,无论从贸易的基础与动力、还是贸易的模式与结果上都遵循比较优势模型的基本原理完成生产分工和产品交换.结合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水平与教育资源禀赋分布,笔者提出了决定教育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五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传承着文化,语言的差异也体现着文化的差异.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种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势必在其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习者本土文化和汉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因此,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对汉语国际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不仅要注重语言信息沟通能力培养,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方式,跨文化交际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个地区和国家兴盛的起源,因此,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对它的探索、创新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天各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大众教育就更是与时俱进,积极地吸收和学习其他国家良好的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是真正为人民群众负责,是在为国家将来的发展培养人才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日渐被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是汉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本文从中华才艺课程的开设及教学现状入手,通过对已有问题的对策探讨,尝试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兼顾新疆辐射中亚的区域特色调整课程的内容、项目设置、教学方法等并进一步讨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期最终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境教育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新兴领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挑战,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重要的解决路径,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又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趋势,密切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