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非均衡发展战略中的区域整合——珠江三角洲与省内相邻区个案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结构。如何在此种结构下,实现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整合发展,是一项挑战性的课题。通过珠江三角洲与省内邻区区域整合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要实现区域整合发展,除了有效的政府干预外,建立有效的区域整合机制是实现区域整合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相似文献
3.
区域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区域发展梯度规律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为主要限制因子,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公平、效率和环境统一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的时空和谐,严格保护限制环境,揭示区域发展共有的特性与规律,探索实现区域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非均衡经济中区域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特殊性较强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区域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尴尬境地,提出了应加强中央银行各级分支行,尤其是大区分行的相对独立性,充分调动其调控与监管的积极主动性,以适应我国的现实国情,在“掌握精神,灵活处理”的原则指导下积极监管、适当调控,全面提高金融调控与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制度变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对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简称FDI)和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二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则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我国中西部地区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以FDI的流入推动制度变迁,实现制度变迁和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54年来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转变与突破,不同历史时期资源的空间配置及利用的特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改善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消费是启动内需的关键,而出口是经济平稳增长的调节器.目前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若这种状况长久持续下去,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通货紧缩、经济运行波动、高失业率、经济过度地依赖于出口等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对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不均衡发展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要进一步改善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研究——从增长极理论到产业集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发展战略、宏观政策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1)调整国家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2)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回归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变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和谐发展”;(3)政府的职能需要再造,政府要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4)发展的标准需要重塑;(5)增长动力和发展模式的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0.
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根据韩国前中央政府高级咨询顾问就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对本刊主编访谈的记录成稿。访谈反映出以下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受到关注:①中国空间管制的走向、问题与主体功能区规划;②合理城市化与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问题;③区域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国家的区域战略(规划)制定、实施和对外开放;⑤国家竞争力问题。访谈给出了经济地理的研究看法和初步阐释,对加强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推动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